《伊利亞特》reference_book_ids":[7025502871789521928]}]},"author_speak":"code":0,"press_status":1,"content":"  讀考琳·麥卡洛的

    《希臘眾神:特洛伊之歌》

    以一部長篇小說《荊棘鳥》聞名全球的澳大利亞女作家考琳·麥卡洛1998年又推出了新作《希臘眾神:特洛伊之歌》。

    如果說《荊棘鳥》是一曲美麗而淒婉的愛情悲歌,《希臘眾神:特洛伊之歌》則是一支雄渾悲壯、回腸蕩氣的英雄交響曲,但其中不乏繾綣纏綿的旋律。它說的是許多人耳熟能詳的希臘神話故事:古希臘美女海倫被特洛伊王子帕裏斯誘拐,導致希臘聯軍和特洛伊之間暴發了一場持續十年之久的戰爭,最後希臘人通過巧設木馬計才得以攻克特洛伊。本書作者以現代人的眼光,以女性作家特有的敏感和細膩,以曆史學家的深度,為我們重新講述了這則古老的故事,描繪出一幅幅恢宏的戰爭畫卷,刻畫出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捕捉到一次次心靈的震顫,從中挖掘出一些值得深思和回味的東西。及至合上書卷,我的耳畔似乎仍回響著遠古戰場的陣陣廝殺聲,眼前仍閃現著一個個鮮活的靈魂。

    首先,作者講故事的才能十分卓越。她利用希臘神話的基本素材,經過精心剪裁、布局謀篇,使整個小說情節生動、懸念層出、高潮迭起。著名英雄赫拉克勒斯獵殺海神波塞冬之獅的故事一波三折,曲折動人;佩琉斯國王之妻忒提斯生下的幾個兒子剛出世便都神秘地死去,使讀者感到眼前彌漫著一片迷霧;阿伽門農之女伊菲革涅亞作為祭品獻給神祇更是寫得跌宕起伏、驚心動魄。如果說前兩個故事或峰回路轉,或雲開霧散,以問題的解決而結束,那麽第三個故事則是以悲劇而告終。全書像這樣的情節還有許多。正如《星期日泰晤士報》所說,該書中有許多“扣人心弦的時刻”以及“煽情和浪漫的時刻”。讀者欲罷不能,非一氣將小說讀完不可。

    其次,《希臘眾神:特洛伊之歌》描寫的場景多,場麵宏大,有的場麵具有史詩般的恢宏氣勢。書中有山林秀色、海上風光,也有千帆競發的場麵和英雄好漢神勇武功的展示,更有波瀾壯闊的千軍萬馬廝殺的畫麵。作者還根據曆史考據,發揮合理的想象,以細膩的筆觸描寫了古代風俗和異域風物。這裏有馬人的授藝,有奇異的葬俗,有占卜儀式,有把女人作為戰利品分發給頭領的習俗,有獨特的四分馬誓言,有阿瑪宗女人國戰士征戰沙場的奇風異俗,還有用活人獻祭的殘忍陋習。

    該小說最能打動人心的是一個個呼之欲出的人物。在作者的筆下,神話中的人物不再是一個個蒼白的符號,而是有著七情六欲和細膩情感的人。書中描寫的有名字的人物有上百個,其中刻畫得細致的人物也有幾十個,如希臘神話中的著名人物阿喀琉斯、奧德修斯、赫克托耳、阿伽門農、赫拉克勒斯、帕特洛克羅斯、普裏阿摩斯、墨涅拉俄斯、祭司卡爾卡斯等,以及女性人物布裏塞伊斯、伊菲革涅亞和安德洛瑪刻。海倫和帕裏斯這對“不朽的情侶”(奧利恩圖書出版公司語)更是作者描寫的重點。這些人物個性分明,以海倫、布裏塞伊斯和伊菲革涅亞這三位女性為例。海倫美豔絕倫,性格潑辣,她敢笑敢哭敢罵敢恨敢愛,“放縱自己的情感”,“追求感官刺激”(奧利恩圖書出版公司語);而伊菲革涅亞則是個單純熱情的姑娘,她對阿喀琉斯一往情深,滿懷對幸福的憧憬。與她們相比,另一位美女布裏塞伊斯則是個有思想、有原則、性格剛強、感情深沉的人。不僅如此,這些人物的感情也是發展變化的:海倫對帕裏斯由愛生恨,從熱情如火到冷漠如冰;伊菲革涅亞對阿喀琉斯由近乎崇拜的愛到痛恨和鄙夷;布裏塞伊斯對阿喀琉斯由切齒痛恨到刻骨銘心的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