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理真傳》reference_book_ids":[6883427646135340040]}],"15":[{"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5,"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96,"start_container_index":15,"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90},"quote_content":"《醫理真傳》reference_book_ids":[6883427646135340040]}],"14":[{"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4,"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499,"start_container_index":14,"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493},"quote_content":"《內經知要》reference_book_ids":[7135754661377625102]}]},"author_speak":"code":0,"press_status":1,"content":"  論《周易》對中醫學重陽思想的影響

    盧崇漢

    唐代醫家孫思邈說:“不知易,不足以言太醫。”明代張景嶽也說:“醫易同源”,“醫不可以無易”,“易不可以無醫”。可見《周易》與中醫學的關係是相當密切的,因而探討《周易》樸素的辯證法及其重陽思想和中醫學相結合的過程,對於研究發展中醫基礎理論,使之能指導和運用於臨床之中,是很有價值和意義的。

    一

    《周易》是我國最早出現的一部古典哲學著作,它對後世哲學的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故被稱為群經之首,同時對中醫學的理論形成和發展,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因此《周易》在先秦哲學史上占有相當重要位置,在其複雜的內容中,包涵著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周易》哲學雖然是原始的,不完備的,但是畢竟含有珍貴的萌芽,這一點正是《周易》的最有價值的部分,也可以稱為“科學內涵”。

    《周易》的“科學內涵”是什麽呢?筆者認為,就是一個“易”字。這個“易”字在《周易》中是指客觀物質世界的“動”所導致的“生生化化”,用以說明這個“動”而生生化化的理論,就是“陰陽學說”,正如《莊子·天下篇》說:“易以道陰陽。”莊子的這一句話,可以說是準確地總結了《周易》全書的精神實質。《周易》把一切事物的運動、變化稱作“易”。“易者變易也”,“生生謂之易”,又稱為“道”或者“神”,如《係辭》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不測之謂神”以及《說卦》所謂“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也”。易、道、神是《周易》對物質世界生生化化的初步表述,是唯物哲學的原始概念,用以說明物質世界的生生化化是存在於物質運動之中的內在規律,而不是存在於物質之外,更不是存在於物質之先,如《係辭上傳》所說:“乾坤其易之蘊耶?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措諸天下之民謂之事業。”並對象與器下了明確地概念:“見乃謂之象,形乃謂之器。”見到了象、器,“而易立乎其中矣”。指出了道與器是並存的,沒有器也就無所謂道的存在,故“乾坤毀則無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周易》在“道器觀”上能做出這樣符合唯物主義認識論的解釋確實是難能可貴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