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reference_book_ids":[7208392286533585959]}],"112":[{"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12,"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12,"start_container_index":112,"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08},"quote_content":"《易經》reference_book_ids":[7208392286533585959]}]},"author_speak":"code":0,"press_status":1,"content":"  係辭傳下

    《係辭傳下》共十二章,主要論述易象、尚象製器、陰陽卦的性質、憂患意識、分析九卦進行道德修養的內涵、易理方法的辯證性,告誡人們要樹立“知險知阻”、樹立防範意識,如何運用易理的辯證法指導人們的行動,達到趨吉避凶的目的。

    一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係辭焉而命之,動在其中矣。

    “八卦”,指八經卦。“成列”,排成係列,指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八卦含有天地萬物之象,故“象在其中”。八卦不能窮盡天地萬物之象及其事理,因而重為六十四卦,由三爻卦變為六爻卦。“爻”,交也。天地萬物的象、理,不是相互分離的,而是相互交錯、交感、交應的。六爻卦中的初與四、二與五、三與上以及各爻位之間有著乘、承、比、應的相互的關係。“爻在其中”,是說通過爻位之間的關係來說明六十四卦中包含著天地萬物之間的錯綜關係。陽為剛,陰為柔。“相推”,相推移、推蕩。即陽極變陰,陰極變陽。陰陽相推移,事物的變化就包含在其中。“係辭”,係上六十四卦的卦辭和三百八十四爻的爻辭。“命”,告也,告訴。“動在其中”,是要告訴事物運動變化的道理在卦辭和爻辭之中。“象、爻、變、動”這四者包含了易象和易理的全部。

    吉、凶、悔、吝者,生乎動者也;剛柔者,立本者也;變通者,趣時者也。吉凶者,貞勝者也;

    “吉、凶、悔、吝”,是判斷辭,它是用來判斷占卜結果的,即吉祥、凶險、悔恨、吝難。“生乎動者也”,卜筮的結果產生於爻象爻位的運動變化。“本”,主體、根本。陽剛陰柔是爻象爻位變動的主體。“變通”,變化通泰,變則通,通則變。“趣”,趨也,趨向、順應。任何變化都有一個過程,時剛時柔,因時而變,沒的固定的時間點。“趨時”,就是要掌握變通的時間點,順時而行動。“貞”,正也。行為之正則吉,不正則凶。正總能克製不正,故說“貞勝者也”。

    天地之道,貞觀者也;日月之道,貞明者也;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

    這裏的三個“貞”字,皆訓為正。“觀”,示也。“天地之道”,指春、夏、秋、冬運行的規律,它以正確無誤地展示給人們。“明”,光明。太陽正確無誤地給白晝以光明,月亮正確無誤地給夜晚以光明。“天下”,宇宙。“夫”,在句子中間起襯字的作用。“一”,統一,同一個。宇宙間一切事物的運動,都遵循著一個統一的規律,即陽極變陰,陰極變陽,陰陽相激蕩相推移。

    夫乾,確然示人易矣;夫坤,然示人簡矣。

    兩個“夫”字均為發語詞。乾為天。“確然”,剛健貌。“易”,平易。天以陽剛的形態展示給於人,平易而不難知。坤為地。音tuí。“然”,柔順貌。“簡”,簡明、簡約。地以柔順的形態展示於人,簡約而易曉。

    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爻象動乎內,吉凶見乎外;功業見乎變,聖人之情見乎辭。

    “此”,指乾坤之理。爻是仿效乾易坤簡的,象是象征乾剛坤順的。“內”,卦內的六個爻位。“外”,卦爻辭表現出來的意義。“爻象”,指爻的性質和位置。任何一卦的任何一個爻位爻的性質發生了變動,整個卦的性質、意義、時態就發生了變化,所以“爻象動乎內”。由此,它所表現於外的吉凶就不同了。“功業”,建功立業。人們根據爻象的變動而產生出來的吉凶行事,即趨吉避凶,就能建功立業。根據卦變表現於外的時間點,時止則止,時行則行,把握時機,根據時間的變化來調整自己的行動,就能獲得事業上的成功。“情”,情懷,價值指向。“見”,表現。聖人指導人們行動的情懷、價值指向都表現在卦辭和爻辭中。

    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財。理財正辭,禁民為非曰義。

    “德”,德行。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天地生育萬物而不據為私有,所以天地之德是“大德”。“聖人”,這裏指國家的統治者。“寶”,寶物。“位”,權位,執掌政權。聖人最大的寶物就是政權,掌握著政權才能成就功業。何以能守住政權,就是要實行“仁者愛人”的德政,得到人民的擁護。“財”,財富。何以能把人民團聚在一起,就是要有財富,使人民能得以生息,生活安定。“理財”,對財富的經營管理。“正辭”,頒布如何管理和使用財富的政令言辭。運用道德教育和實施政令來禁止人民作不道德的、非法的事情。“義”,宜也,適宜於社會的道德與法律的規範。

    總結:以上為《係辭下傳》的第一章。進一步闡述八卦、象理、爻動、趣時、乾坤易簡、天地之道的“貞一”性,進而說明人道的位、仁、財、義,由天道、地道進入人道之理。

    二

    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古”,指遠古時代。“包犧氏”,即是伏羲氏,又作宓犧氏等等,傳說中的英雄人物。伏羲、神農、黃帝稱為三皇,曆傳伏羲創立八卦。“王”,管理、領導、統管、管轄。“仰”,舉頭仰望。“觀象於天”,觀察天上的日、月、星、辰,由之而取“象”於天,日、星為陽,月、辰為陰。“俯”,相對於“仰”而言。俯觀地上的山川湖泊,堅硬的岩石、柔軟的泥土,由之而效法於地:堅硬的、明亮的為陽;柔軟的、昏暗的為陰。“觀鳥獸之文”,觀察鳥獸毛色的不同,以區別雌雄。鳥獸皮毛的花紋有雌雄的不同,雌鳥的毛長得特別漂亮美麗。“宜”,事也。“地宜”,地上的事物。“諸”,“之於”也。“近取諸身”,近取之於人自身,人有男女。男為陽,女為陰。遠取之於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上的山川河流、鳥獸植物等物,把它們中的陰性的事物畫作,陽性的事物畫作,這兩個符號叫“爻”。叫陰爻,叫陽爻。用這兩個符號作為編碼,始創作出八經卦,它們是。“通”,通達、貫通。“德”,德性,性質。“神明”,神秘的、隱秘的和普通的、明顯的事物。即八卦貫通表現各種各樣事物的性質。“類”,各類、歸類、總結。“情”,實情、真實的情況。即八卦總結歸納了各類事物的真實情況。“以通以類”,說明八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作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

    “作”的主體是包犧氏。“罟”,音gǔ,網也,網的總稱。“佃”通畋,打獵。“漁”,捕魚。“蓋”,副詞,表示推測、推斷,“大概”的意思。伏羲氏用繩子結成網罟,用以打獵和捕魚,大概取之於離卦的卦象吧,離卦有網罟的形象。教民食肉從包犧氏開始。

    包犧氏沒,神農氏作,斲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

    “沒”通歿,過世。“神農氏”,傳說中的英雄人物,三皇之一。“作”,興起。包犧氏死後,神農氏接替統轄天下。“斲”,音zhuó,砍削。“耜”,音sì,木頭做的鍬。“揉”,使被揉作的東西彎曲的製作方法。“耒”,音lěi,木頭製作的彎曲的犁。“耨”,音nòu,(chú)也,即鋤頭。“耒耨之利”,農業耕作所獲得糧食收入利益。教民食穀粒之類的食物,自神農氏開始。益卦上巽下震,巽為木,震為動。木入地而動,象征耕作。農業工具的發明,大概取之於益卦的卦象吧。

    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蓋取諸噬嗑。

    “日中”,太陽在天的正中,即中午。“市”,墟市、市場、進行交易的場所。“致”,招來、招引。“民”,民眾、百姓。“聚”,聚集、匯聚。“貨”,貨物。“交易”,交換各自的產品。“退”,退出進行交易的墟市,各自回家。這樣就各自得了所要的物品,大概取之於噬嗑卦的卦象吧。噬嗑卦為上離下震,離為日,震為動,中午在太陽下麵人頭攢動,象征市場進行產品交易。

    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通其變, 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

    “黃帝”,指軒轅氏。“堯”,指陶唐氏,亦稱唐堯。“舜”,指有虞氏,亦叫虞舜。他們都是我國上古曆史上的傳說人物。神農氏死了以後,黃帝、唐堯、虞舜興起管轄天下。會通其前代的器物製度,並加以改變創新,人民不斷創新器物而不知疲倦,於是新的器物不斷地出現,神妙地發生變化,人民的生活更加適宜。“窮”,極也。“通”,通暢、亨通。《周易》中的變是指陰陽之間的變化,陰由量變到了極點,就轉化為陽;陽由量變到了極點,就轉化為陰,陰陽這種交換的變化、轉化推動了事物的發展。通暢就能使長久不斷更新,具有生命力。高亨認為,“垂”當借為綴。“綴”,縫也。“垂衣裳”,縫綴衣裳。上服為衣,下服為裳。黃帝、堯、舜讓人民穿上了衣裳,使天下獲得大治。大概是取之於乾坤的卦象吧。乾為衣,坤為裳。乾上坤下,像上衣下裳。黃帝以前,人民穿毛草獸皮,從黃帝開始人民穿縫製的衣服。

    刳木為舟,剡木為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致遠,以利天下,蓋取諸“渙”。

    “刳”,音kū,劈開、剜空。把大木剜空,製作成木舟;“剡”,音yǎn, 削也。“楫”,劃船用的木槳。“濟”,渡也,渡河。運用舟楫來渡濟江河,到達很遠的地方,以有利於天下的人,大概是取之於渙卦吧。渙卦為下坎上巽,坎為水,巽為木,渙卦的卦象是木在水上,象征木船浮在水上。

    服牛乘馬,引重致遠,以利天下,蓋取諸“隨”。

    “服”,駕禦,使之馴服。“乘”,駕也。用牛馬駕著車,拖引重的貨物,到達很遠的地方,使天下的人都獲得利益,大概是取之於隨卦吧。隨卦為下震上兌,震為動,為車;兌為牛、為馬。上為前,下為後。有前麵畜牲牽引後麵的車子的象征,故取之於隨卦。

    重門擊柝,以待暴客,蓋取諸“豫”。

    “重門”,城門。“柝”,音tuò,木梆也。晚上擊梆以防範盜賊,大概取之於豫卦吧。豫卦下坤上震,坤為地、為城,震為動、為雷。豫卦有城內地上動而聲之象。

    斷木為杵,掘地為臼,臼杵之利,萬民以濟,蓋取諸“小過”。

    “杵”,音chǔ,搗粹穀物的棒槌。“臼”,舂也,掘地為舂。古代,在臼裏裝上穀物,用杵槌擊,使之脫去外殼,方可以食用。臼杵的利用,使萬民得到了幫助,大概是取之於小過吧。小過卦是艮下震上,艮為果蓏(音luǒ),草類作物的果實為蓏,如稻穀、麥子、小米之類。震動在上,果蓏在下,有杵槌擊果實之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