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易傳》又稱《十翼》,是《周易》的重要組成部分。《易傳》到底為誰所作,作於何時,自漢代以來大致有四種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全由孔子所作,這是自東漢以來的傳統說法;第二種意見認為,隻有《彖》、《象》為孔子所作,其餘的為孔子弟子或後學所作;第三種意見認為,全不是孔子所作,它或出於戰國中期、或出於戰國末期、或出於西漢昭帝和宣帝之間甚至以後;第四種意見認為,基本上為孔子所作,但是其中有記述前人遺聞的部分,有門人弟子在平日孔子講述時所作的記錄,其思想應屬於孔子,也有後人竄入的部分。認為全由孔子所作的傳統說法,太絕對了;認為全不由孔子所作,走向另一個極端,顯然也是不合符曆史的;第四種意見持中一些。傳統說的全由孔子所作,絕對不是空穴來風,全否定為孔子所作是沒有證據的。“基本上為孔子所作”,思想是屬於孔子的說法,既沒有盲目肯定也沒有全盤否定傳統的說法,這應該是一種正確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