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論》reference_book_ids":[6999896669814803492,6975087905651821576]}]},"author_speak":"code":0,"press_status":1,"content":"  (二)報紙新聞的傳播方式

    報紙新聞是以語言文字為主要傳播符號,通過語言文字的意義來引起人們的心理活動和心理感受。和電視新聞相比,它的傳播手段顯得比較傳統。為了取得理想的傳播效果,報紙新聞十分講究傳播方法,注重在傳播內容、傳播符號、版麵編排等方麵發揮自己的特色。

    ◆提煉信息精華,引起公眾注意

    任何新聞要取得好的傳播效果,最重要的是傳播內容要吸引公眾的注意力。麵對日新月異不斷變化的信息流,隻有新穎的、重要的、富有特色的新聞信息才可能引起公眾的注意而廣泛傳播。報紙新聞就是要從紛繁複雜的信息裏麵淘出閃光的東西。要求透過事件的表象抓住本質,選出最有代表性的材料,找出最有個性的角度,過濾出最有價值的資訊。運用剪裁與選擇的藝術透視生活、研究資料,對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事實、事件進行提煉、取舍。隻有如此,新聞事件的價值和意義才得以彰顯,新聞的內容才會引起公眾注意,廣為傳播。

    提煉新聞信息精華的另一種常見的方法是對新聞體裁進行優化配置。比如,新聞配評論。配了評論的新聞,在分量上通常重於一般文稿。所配的評論必然會強調文稿中的某些東西,這些東西一經強調,就可能引起公眾更多的注意,進而促使它更為廣泛地傳播。

    ◆發揮語言文字功能,滿足公眾心理需求

    語言文字是報紙新聞的主要傳播符號,它不僅具有傳達新聞內容的功能,也有承載民族民俗文化的功能,還有滿足公眾審美需求的功能等。因此,報紙新聞在傳播的過程中非常注重發揮語言文字的這些功能,使公眾不僅可以閱讀新聞,而且能夠享受新聞,甚至能夠享受文化。“言之無文,行而不遠”,隻有美的東西,才可能廣為傳播,這是人們的審美需求所決定的。報紙新聞在篇章結構、邏輯修辭、語言技巧、表現手法等方麵的追求,在滿足公眾心理需要的同時直接提升了它的傳播效果。

    ◆重視版麵編排,“藝術”地傳播新聞

    報紙新聞的編排是在單位麵積中布置文字,表現為“空間存在形式”,公眾的審美心理、審美習慣、審美能力及其變化都會左右報紙新聞的版麵編排。報紙新聞通過版麵編排所產生的視覺效果能擴大它的傳播效應。版麵編排在某種程度上就是為了“藝術”地傳播。我們常見的“頭版頭條”、“標題套紅”等編排方式都能夠刺激公眾的注意力,產生一定的傳播效果。因此,重視版麵編排也是報紙新聞傳播的一大特點。

    報紙新聞和電視新聞雖然在傳播的方式上各有側重,各有特色,但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兩者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借鑒,有很多特性已不完全屬於哪一類媒體新聞所獨有,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無法作嚴格的區分。比如,報紙新聞借鑒電視新聞的“立體化”傳播手法,把色彩、造型、構圖、動感和聲音等感性元素鑲嵌在字裏行間,濃縮在敘事的詞句中,對讀者造成更多的視覺和聽覺衝擊;電視新聞則學習報紙新聞運用典型細節豐富新聞內涵的做法,通過“搶拍”、“抓拍”精彩的典型的新聞鏡頭向觀眾暗示新聞的價值和主題。總之,通過報紙新聞和電視新聞傳播方式的比較可以看出不同媒體的“媒體傳播特性”對新聞作品所產生的影響。

    三、電視新聞與報紙新聞寫作技巧的比較

    電視新聞和報紙新聞都屬於新聞類文體,新聞性是它們重要的共性。表現在寫作上,首先是要用事實說話,要用真實可靠的事實說話,真實是新聞的生命。其次是講究新鮮感,作品要有新意,對信息,公眾總是喜新厭舊的。但是僅有新聞性是不夠的,因為新聞作品隻有生動形象才能打動人,吸引人,征服人,所以形象性可以說是它們的又一共性。但由於兩者在傳播手段和傳播方式上不一樣,在寫作上它們也就必然各有特色,各有側重。

    (一)電視新聞的寫作技巧

    電視新聞是以視聽結合的報道形式訴諸觀眾的,這決定了它的寫作與報紙新聞的寫作有所相同又有所不同。總的來說,要掌握以下三個方麵要領。

    ◆用鏡頭語言述說事實

    用鏡頭語言述說事實,就是讓畫麵自己說明自己,以顯示自身述說的能力。盡管電視畫麵沒有完整敘述新聞內涵的功能,但某些鏡頭畫麵卻又有很強的直接述說能力,這是筆力所難以企及的。電視新聞文字稿的寫作不同於報紙新聞的寫作,最根本的就是有電視畫麵擺在眼前。要始終把畫麵裝在心中,要最大限度地開發畫麵語言,讓它和文字稿共同敘述新聞。在電視新聞有了現場采訪報道這種形式之後,電視畫麵的語言能力已經大幅度提高。它不僅可以反映現場的真情實景,而且還可以通過記者的引導表達抽象的概念和理性的思考。當然,記者直接進入現場畫麵的解說也可以看作是電視新聞的另類文字稿,畢竟,在現場采訪報道過程中,記者已經有一個“腹稿”在起作用。

    ◆口語化敘說新聞

    電視新聞語言除字幕以外,都是播給觀眾聽的,而不是供人閱讀的,所以它的遣詞造句必須清楚明白地配合畫麵,念起來琅琅上口,讓人一聽就懂,不至於使觀眾產生歧義和誤解。因此,電視新聞語言要求通俗易懂,明白曉暢。為此,第一是要把句子寫通順,就是語法要通順,句子要完整,修辭要生動、準確。第二是要多用短句,少用長句並注意斷句;注意書麵語和口語的區別,要將書麵語明確化,不要產生歧義。第三是要少用方言、土語、單音詞和文言詞匯,一般不要用雙關語和反語。第四是不要隨意簡稱,要尊重約定俗成這個原則。總之,就是要貼近生活、貼近大眾。

    ◆多元素立體化的表達方式

    電視新聞的文字稿是一種非常特別的文稿樣式。它包括對新聞內容的語言敘述,可以是一段文字,如解說詞:也可以是現場同期聲,如現場環境聲、記者現場采訪和現場播報;還有畫麵提示、字幕提示、文字銜接串聯詞等。一篇電視新聞文稿的總體形式,充分體現了電視新聞視聽結合、多元素立體構成的表達方式,它是記者采訪報道藝術構思的外化和總成。

    電視新聞文稿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表格式,一類是劇本式。表格式分畫麵提示和文字稿兩大欄目。文字稿是記者對電視新聞的語言敘述,包括結構方法和敘述方式。每段文字前有一個小括號,括號內必須注明敘述方式,如導語、解說詞、同期聲等;在文字稿的結構中,它又起著上下銜接的作用,因此,又叫銜接串聯詞。文字稿的畫麵提示欄重在反映電視新聞片的鏡頭畫麵內容、表現技巧和組接方法,還包括對某些特級畫麵的說明,如疊化、定格、多屏分割等。劇本式是指電視新聞文字稿的書麵形式類似電視文學劇本,它比表格式少了一個表格,但畫麵提示的有關內容卻能清楚地反映出來。在劇本式文字稿中,每段文字前有一個小括號,括號內通常注明畫麵以及語言敘述方式。從全篇看,表格式和劇本式都能夠完整地簡潔明了地反映一條電視新聞的內容與形式,表現視與聽的傳達方式,被廣大的電視新聞工作者所認同。

    (二)報紙新聞的寫作技巧

    ◆充分發揮文字的語言作用

    報紙新聞是以文字來表達信息,用文字來講述事實的。從傳播的角度來看,這裏的文字起著語言的作用,具有“述說”的功能。因此,一篇好的報紙新聞作品必然十分注重“文字的語言藝術”。隻有當文字把新聞內容敘說得通俗、明了、簡潔、流暢、生動,新聞才會活起來,才有可能吸引更多人的關注,和電視等新聞媒體爭奪公眾。敘事突出動感、描繪富有美感、修辭強調實感是當今報紙新聞寫作的一種必然追求。

    ◆注重利用文字隱含的文化信息

    文字在傳達信息的時候,既有表層的基本含義,又有深層的文化信息,這是文字的發展曆史所決定的。報紙在傳播新聞的時候非常注重利用文字所隱含的文化意味、文化意象,達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在有限的版麵內做到文簡而意賅,文簡而意豐。

    ◆十分注意文稿的布局謀篇

    報紙新聞寫作十分關注新聞結構,巧妙的結構能夠更好地表現新聞的內容和主題。新聞結構指的是新聞內容的組合與構造,也就是新聞作品的謀篇布局問題。報紙新聞結構的一般原則是,一要反映事實的內在聯係;二要有利於表現主題;三要適應公眾心理;四要緊湊而富於變化;五要符合體裁特點。

    報紙新聞和電視新聞都是媒體新聞,在新聞性這個根本屬性上,它們有許多相通的地方,但兩者畢竟是不同的媒體,是用不同的傳播方式傳達新聞,因此,它們也必然帶有各自媒體的特點、特色。伴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兩者不斷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在學習和借鑒的過程中揚長避短,開拓創新。在自己的屬性中能夠看到別人的影子也算是新時期報紙新聞和電視新聞的又一特色。總之,走向融合,共同發展是報紙新聞、電視新聞以及其他所有媒體新聞發展的大趨勢。

    第四節 電視新聞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寫電視新聞應該注意的問題

    電視新聞的寫作,除了要做到簡短明快、反應迅速,完全真實、準確無誤,寓理於事、敘述為主的基本要求以外,還要格外注意下列幾點:

    ◆明白曉暢,通俗易懂

    要做到這一點,就要適當運用口語的一些特點。所謂口語,即與書麵語相對的口頭語。人們相互往來進行交際,說話非常明白曉暢,通俗易懂,不像寫文章那樣“文縐縐”的。口語的特點首先在於句子短;即便是長句,也要分開來講,否則一口氣說不下來。其次,口語中不用或少用倒裝句等變式句。比如,書麵語言可以寫成“校園內外有許多樹木,鬱鬱蔥蔥的”。口語則說成“校園內外有許多鬱鬱蔥蔥的樹木”。

    寫電視新聞稿,還有幾點要求。首先,使用同音異義的字和詞時不要產生歧義。其次,不要用方言、土語;少用文言詞、單音詞;對行話、術語最好要有通俗的表述。最後,不要用雙關語、反語,還要將書麵語上那些用“力透紙背”的標點符號所包含的語義進行言語上的明確化;適當重複那些關鍵性的、一次難以聽清或聽不明白的詞語。總之,明白曉暢、通俗易懂的終級目的是為了使廣大觀眾“一聽了然”。

    ◆抑揚頓挫,琅琅上口

    漢語普通話中元音多、開口呼多,因而響亮悅耳,便於吟詠。輔音中清輔音多,又使得語音柔和動聽。普通話的聲調裏,陰平和陽平高揚,上聲和去聲低抑。此外還有兒化音和輕重音的變化,以及雙聲、疊韻、疊音等語音形式。這些語音特色若在寫稿時搭配運用得好,播音時就能產生抑揚有致、節奏鮮明、韻律和諧的音樂美。

    ◆音畫合一,相輔相成

    畫麵語言的運用,以及播音語言與其的有機結合,是電視新聞稿與報刊、廣播新聞稿最大的不同所在。火車提速的新聞無論在文字上如何描述,也不如電視屏幕上出現呼嘯而過的火車來得明確、直觀。所以,當播出“火車自全麵提速以來,人們最為關心的就是安全問題”的語言時,即刻出現在車內拍攝車外,景物匆遽而過的音畫,定能收到音畫合一、相輔相成,共同為新聞主題服務的效果。

    【範例】

    我們先來看兩條中央電視台播出的電視新聞的語言和畫麵的程序。屏幕上出現播音員。播音員口播導語:

    25日晚,隨著讀者們依依不舍地離去,英國倫敦大英圖書館閱覽室關上了它的大門。這家世界上最著名的圖書館的喬遷工作正式開始。

    同步映出有巨大書櫥和讀者的圖書館閱覽室的照片。隨後,播音員畫麵切出。屏幕上切入舊大英圖書館閱覽室的動態畫麵,屏幕下方同時打出新聞標題:

    大英圖書館閱覽室喬遷新居

    播音員用畫外音播出新聞主體:

    大英圖書館正式開館是在140年前。這裏的藏書達1300萬冊,書架的總長為40公裏。在這些閱覽室圓形的玻璃屋頂下,多少文人墨客獲得了他們的靈感,完成了他們的巨作。卡爾·馬克思就是在這些閱覽室裏查閱資料,完成了他的巨著《資本論》。

    畫外音繼續,同時, 屏幕上切人新大英圖書館閱覽室的動態畫麵:

    大英圖書館閱覽室即將遷入新近建成的新址。這套現代化建築耗資巨

    大,預算超過了3億4千萬英鎊。這棟現代化圖書館11月24日即將正式開館,但是目前這座圖書館的一些機構和電腦目錄問題仍然沒有解決。不過,圖書館的官員認為,新館的電腦查詢係統,能使讀者在30分鍾內就能拿到所借閱的圖書,比舊大英圖書館閱覽室兩個小時快了許多。屏幕上出現舊大英圖書館閱覽室的動態畫麵,有人在從書櫥上取書搬書。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