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reference_book_ids":[7267077385848097832,6890728374843477006,6838936275928484877,7255203659015785531,7233628637428190242,7257455404240604215,7012517992130939934]},{"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410,"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248,"start_container_index":410,"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242},"quote_content":"《老人與海》reference_book_ids":[7262632620146560015,7229640721232301090,7267090336126602295,7259645557759544375,7025500157605071902,7109046350301367310,6989187508193987592]}],"86":[{"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86,"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79,"start_container_index":86,"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74},"quote_content":"《六國論》reference_book_ids":[7210683776769199142]}],"389":[{"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389,"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9,"start_container_index":389,"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4},"quote_content":"《滿江紅》reference_book_ids":[6978309181086370846]}]},"author_speak":"code":0,"press_status":1,"content":"  當代實用寫作是適應現代社會的實際工作、生活、學習的需要而應運而生的,是為解決實際問題或傳遞某種信息,或表達某種思想而建立起來的一種具有切實的功能和目的、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和實踐性的寫作活動。本章主要介紹了當代實用寫作的的沿革與發展、特點與作用、構成要素、基礎能力訓練以及作者的素質培養等。跟進這一章,當我們了解了實用寫作的的基礎,豐滿了想像的羽翼,將會在實用寫作這片廣闊的藍天中自由翱翔 。

    第一章 實用寫作的沿革與發展

    人類最初的文明是伴隨著文字和寫作出現的,當生存的需要基本得到滿足之後,便是對精神生活的孜孜以求。正是這種追求,使得人類在血與火的前行中收獲了文明之花,而在這個行程中走在前列的便是那些在尋求自我表現小將生命投入寫作的人。他們忽視物質、追求精神,寫作已經成為他們生活的重要部分和生存的重要標誌。

    第一節 實用寫作的沿革

    ◆實用寫作的前身——應用寫作

    實用文自古以來就源遠流長,應用廣泛。但最早產生的“應用文”這一概念,出自清代劉熙載的《藝概·文概》。其中有:“辭命體,推之可為一切應用之文。應用文有上行,有平行,有下行,重其辭乃所以重其實也。”這裏的“應用文”很顯然是指公務文書。其後的徐望之在《尺牘通論》中說:“有用於周應人事者,若書劄、公牘、雜記、序跋、箴銘、頌讚、哀祭等類,我名之曰:‘應用之文’。”而這裏所說的“應用文”則主要是指私人事務文書。

    相對於“應用文”的概念來說,“實用文”概念的產生則要晚得多。劉曉鋼先生在實用文源流的研究中說:“到蔡元培的《論國文之趨鈐勢》、《國文之將來》,便正式把文章分為實用文和美術文(即藝術文)兩大類,開始創立獨立的實用文理論了。”如果從這時算起,“實用文”概念從產生到現在也隻有近百年的曆史。

    現在,寫作界的許多學者對這兩個概念已經做了整合。應用文與實用文概念的使用已有了質的突破。那種專指國家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人民群眾在處理事物、溝通關係時所形成和使用的並具有一定格式的文章,是狹義的應用文。而廣義的應用文,正如何馗的《應用文是藝術之末品嗎?》一文中所說:“在文字寫作當中,就其大者而言,我認為可分為兩大類:—類是運用形象思維為主的文藝寫作;另一類是運用邏輯思維為主的應用寫作。在邏輯思維基礎上,凡應用於社會生產活動、教學科研、業務經營、各種管理、政治活動和人際文往等而寫作的文字,都應涵蓋在應用文之內。”這裏的“應用文”是指文學文體而外的—切文章,也就是“實用文”的概念。正如郭誌林先生在《還應用寫作應有的地位》中說:“縱觀古今中外文苑,寫作隻有兩大類:一是應用寫作,生產應用文章;一是文學寫作,生產文學作品……應用寫作和文學寫作是寫作大家族裏的孿生姐妹。”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界定:按性質和功用的不同,可將文章劃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欣賞性文章,一種是實用性文章。前者主要指各類文藝作品,如小說、詩歌、散文、戲劇等;後者則是指人們在工作、科研、生活、學習中廣泛應用的、為解決實際問題而撰寫的文章,主要包括用於工作的公務文書,用於科研的學術文章,用於生活的日常應用文以及用於學習的讀書筆記等,實用性文章的寫作,被稱為實用寫作。

    ◆實用寫作概念的產生與使用

    當今社會,由於生產力的飛速發展和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社會的知識化和信息化不斷得到加強,社會團體之間交往日益密切,這些都對人類寫作活動產生了很大影響。人們在需要高質量、高品位的文學作品來滿足精神生活需要的同時,更需要在現實生活和工作中利用短時間麵對和處理比過去更多的事務,需要一個更方便更快捷的操作平台進行高效的交流與合作。1998年舉行的第三界現代應用文國際研究會上,研究者們達成了一個共識:把一切非文學寫作通稱為“實用寫作”。作為一個信息傳遞和交流的重要載體,實用寫作在現代社會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早已滲透進社會各個領域,影響著人們學習、工作和生活。

    第二節 實用寫作的發展

    一、實用寫作的發展趨勢

    隨著現代社會科技和經濟的高速發展,隨著我國加入WTO,實用寫作也發展到一個新階段,現代實用寫作的發展趨勢如何呢?

    ◆文章內容完備化

    實用寫作經曆了一個漫長的發展曆程。進入現代社會後,由於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愈來愈發達,社會分工越來越細,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也愈來愈深化,所以當代人在實用寫作中,在內容方麵的思考更趨全麵、細致、具體;又因為要增加許多新項目,特別是由於社會的法律意識增強,許多實用文的經濟化趨向增強,實用文的內容也就更加完備了。例如各種法律文書,如新近出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涉及到有關內容的方方麵麵;又如現代的股份製企業文書,不但文種涉及許多方麵,而且內容相當周全、細致,有些大型股份製企業的文書長達數十頁。實用寫作內容日趨完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文體分工精細化

    隨著社會實踐生活的豐富、發展,隨著國際交往日益頻繁,社會公共關係、人際交往的多樣化,隨著市場經濟的繁榮,實用文的文體分工更加精細,而且在不斷出現新品種,實用文專業性、專門化趨勢不斷加強。例如現代的涉外經濟文書、股份製企業文書、投標招標書、房地產文書、資產評估抵押文書、專利申請等等,都是過去沒有或很少用到的。再如各種各樣的法律文書、法規文書、契約文書的劃分都越來越細。

    ◆書寫技術現代化

    隨著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實用文的書寫技術也日趨現代化。20世紀電腦、電子函件、電子信箱、圖文傳真、多功能複印機的出現,使實用文的書寫、複製、傳遞都發生了空前的變化。如今,電腦的世界性聯網,每個人都可以坐在自己的電腦前,運用計算機的資源優勢,實現數據、資源共享。現代化的科學技術、通訊設備,大大縮短了人與人的空間距離,人們在瞬息之間,可以收到或者傳遞出文件。書寫技術現代化是實用寫作的又一發展趨勢。此外,實用寫作使用範圍向國際化發展,使用語言向雙語或多語化發展,也是一種發展新趨勢。

    二、現代人學習實用寫作的必要性

    現代社會已從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過渡,科技文化知識迅猛發展,經濟增長的速度也日益加快,國際間的社會交往、人際交往日趨多樣化、複雜化,人們對這種作為交際和傳播信息媒體的實用文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對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實用寫作能力是現代人文化素質的重要構成部分。但現代人的實用寫作能力是否跟得上時代的步伐呢?美國克力夫蘭國際寫作學院院長艾伯特·約瑟夫曾經給數萬政府工作人員、經理、科研人員講過課,他的評價是:“這些人實際上都是大學畢業生,一多半還獲得了高級學位。但是至少有三分之二的人,盡管學曆完滿,卻連一封簡單的書信、一份簡單的報告也寫不通。”這種情況在我國也同樣存在。據我國對一些高校的本科、碩士、博士生的語文水平測試調查,許多大學生的實用寫作水平令人擔憂,有的大學畢業生參加工作以後,怕的就是寫工作總結。一些幹部,管理、科技人員盡管學曆不淺,卻缺乏必要的實用寫作能力,對工作、科研都造成影響。這種狀況與時代的發展是不相適應的,應引起社會尤其是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一位大學畢業生,可以不寫小說、不寫詩歌,但卻不能不會寫實用文。有人認為,現在已進入電腦時代了,實用寫作可以由電腦代勞了。這種看法顯然是步入了認識的誤區。再先進的電腦也是人發明的,也要由人來操縱,電腦程序的編製、軟件的開發都要依靠人。我們要求掌握電腦操作技術,並非意味著它可以代替人的智力、人的能力。盡管電子計算機已發展到了第六代,但它仍然屬於第二文化。它的第一位載體是語言和文字,語言和文字是第一文化,第一文化是第二文化的基礎,沒有第一文化就沒有第二文化。

    第二章 實用寫作的特點及作用

    我國當代實用寫作正經曆著從“傳統”到“現代”的轉型及蛻變。因此,對實用寫作的主要特點以及作用應該給予充分的認識。

    第一節 實用寫作的特點

    當代實用寫作就是在現代社會中注重“實用”的寫作,它是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個人在現代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根據實際需要而進行的寫作活動。它具有固定的格式,但同時其內涵又是多層次的,既是以適合實用為目的的寫作實踐活動,又是研究實用文體寫作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與技能技巧的一門學問。概括地說,它主要具有以下一些特點:

    ◆實用性

    實用寫作直接為實際工作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服務,直接用於處理公務和私事中的具體問題,或傳遞某種信息,其社會功用在於實用。例如行政公文,用以傳達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溝通上下左右各種單位之間的公共關係,使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指示得以貫徹執行。《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第一章第二條就指出:“行政機關的公文……是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過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規範體式的公務文書,是依法行政和進行公務活動的重要工具。”這裏特別指出它是“一種重要工具”,強調了它的實用性。又如經濟合同的作用就在於促使、監督簽訂合同的各方共同履行某種經濟行為。而計劃、總結都是為完成某具體工作而製作的。而文學作品則是審美文體,它通過塑造藝術形象給人們以精神愉悅,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審美是文學作品的根本特征。這是它與實用文的根本區別。

    ◆真實性

    凡文章都講究真實性,然而實用文的真實性與文學作品的真實性有所不同。文學寫作講究的是藝術真實,作家可以運用形象思維,通過虛構和想象塑造藝術形象。如魯迅在談到小說創作的人物塑造時所說的:“人物的模特兒也一樣,沒有專用一個人,往往嘴在浙江,臉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個拚湊起來的角色。”魯迅筆下的阿Q、祥林嫂都是虛構的人物,現實生活中不必實有其人,文學創作講究的是藝術真實。而在實用寫作中則不允許虛構與想象。實用寫作要求事實的真實,即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的事實。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數字數據等等都必須有根有據、確鑿可靠。例如調查報告、總結中的內容都必須是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的,新聞所反映的內容也必須符合真實性的原則,它所報道的內容不允許半點虛假,必須絕對真實。學術論文、科研報告中所引證的事實、數字或數據都要求精確無誤,真實可信。

    ◆模式性

    實用寫作講究模式、規範,從實用目的出發,許多實用文有大體相同的規範,這種規範或由有關行政機關製定,如國務院辦公廳對行政機關公文就有統一的要求與規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第三章就對公文的格式作了明確的規定,任何部門、單位或個人都不能更改。法規性文體如章程、規定、辦法等也都有比較固定的寫作模式。有的實用文,長期以來,人們約定俗成,如書信一般由稱謂、問候、正文、落款、日期五個部分組成,大家都習慣這樣寫,很難改變。消息的寫作一般多采用“倒金字塔結構”。

    ◆時效性

    實用文因直接為工作和生活服務,具有實用價值的特點,所以一般都受到時間的限製。這裏的時效有兩層意思:一是實用文的寫作要講究時效,如公文寫作、新聞寫作都要求迅速及時,不能延誤寫作時間;二是指實用文本身的功用或者效力要受到時間的限製,比如合同隻在有效時間裏才有效力,超出規定時間就失效了。通告的時間效力也很強,計劃、總結也都受到時間的製約。不同類型的實用文對時效的要求不完全一樣,有的實用文,如消息,要求迅速及時報道現實生活中新近發生的有意義的事,有些文體則要求不那麽很嚴格。

    第二節 實用寫作的作用

    實用寫作隨著人類文明的出現而誕生,它的使用已經成為人類文明的標誌。實用寫作的功用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聯係溝通作用

    社會生活中存在多種多樣的公共關係,人類社會就是人際關係的聯絡網,如政府與公眾、單位與個人、單位與單位、個人與個人等等,其間都需要運用各種方式進行交往與聯係,而溝通諸多關係的重要的文字媒體便是實用文。例如社會中的上下級關係、平行關係、不相隸屬的關係需要行政公文來溝通聯係,製定政策、發布規章、商洽工作、交流經驗或請示匯報、答複事項,或向有關團體、組織、個人發出邀請,或傳遞信息、情況等等都需要運用實用文。實用寫作的聯係溝通作用一般表現為兩種形式:即專門聯係與公眾傳播,前者如報告、請示、批複、函以及合同協議等有特定的聯係對象、聯係範圍,具有一種固定的聯係功用;後者如公告通告、廣告啟事、消息報道等具有一種公眾傳播作用,目的在於讓廣大人民群眾知曉、了解。

    ◆宣傳教育作用

    實用文的宣傳教育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麵:第一,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國家的重大決策、立法都要通過實用文頒布,以便讓社會團體、人民群眾知曉。如黨的十五大文件,《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文件,國家頒布的《教育法》、《建築法》、《野生動物保護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等,它們不僅傳達有關的政策、法律,而且還指導人們應當如何做,如何執行,其宣傳教育作用是非常明顯的。第二,傳播科技文化知識。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正是由於知識的積累和傳播,人類社會才不斷向高度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發展進化,而實用文正是記錄和積累人類知識並使之傳播的載體,科技報告、學術論文、各類專著都是對文化知識的傳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