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物聯網漸漸登上了世界曆史的舞台,成為掀起新一輪信息革命的旗手。如果說計算機、互聯網引領了前兩次世界信息產業的浪潮,那麽物聯網必將引領世界信息產業的第三次浪潮。物聯網的應用範圍之廣、覆蓋範圍之大可謂空前絕後,就連號稱覆蓋全球的互聯網都望塵莫及。不久之後,物聯網不僅能涉及各行各業,還能連接萬事萬物,因此,信息產業專家預言,物聯網將成為下一個億萬級規模的產業,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它將為人們帶來無限的商機。

    從技術角度來看,物聯網是一個以無限射頻電子標簽技術(RFID)為基礎,結合了多種已有技術(互聯網技術、信息通信技術、數據庫技術、中間件技術等)的網絡係統。它通過大量的閱讀器、移動電子標簽、傳感器等構築了一個萬物相連的網絡,不僅能實現人與人的連接,還能實現人與物、物與物的連接,是一個比移動互聯網更全麵、更龐大的信息網絡。物聯網是一個能夠影響人類未來發展的重點戰略性新興信息產業,它將極大地促進人類社會的信息化進程。人們利用物聯網將物與物相互聯係起來,將現實社會與虛擬社會相互聯係起來,將人與世界萬物聯係起來,最終可實現對世界萬物的絕對掌控。

    1.物聯網——下一個億萬級的新興產業

    物聯網是信息時代一個裏程碑的發展階段,繼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之後,物聯網技術成為了新一代的信息技術之一。物聯網的英文名稱為“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OT。由物聯網的名稱可以看出,物聯網技術就是物與物之間通過互聯網相連的技術。具體來說,它包含兩層意思:

    第一,物聯網的硬件可以是多種物品,它的基礎支撐技術仍是互聯網。甚至可以說,物聯網是互聯網在物與物之間的延伸,或者說是互聯網在各種終端應用上的拓展。

    第二,互聯網的延伸和拓展讓互聯網的應用範圍變得越來越廣,物與物之間不僅可以進行一對一相連。還能一對多、多對多相連,實際上,這種連接是信息的連接,通過這種連接可以實現信息互換,從而實現物與物之間的相互通訊。

    物聯網的發展,掀起了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隨著通信感知技術的發展,物聯網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智能感知技術、智能識別技術以及普適計算等的支撐下,物聯網與眾多其他高科技通訊技術形成了網絡大融合。

    物聯網可以被應用到多個領域,比如公共安全、智能家居、工業監測、交通運輸、改造環境、政府管理、醫療護理等。與計算機和互聯網相比,物聯網所涉及的技術手段更加綜合全麵,甚至涵蓋了計算機和互聯網的多種技術手段。可以說,互聯網是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在物與物之間的綜合應用。有關專家預測,在未來10年內,隨著相關技術的普及和應用,物聯網將成為下一個億萬級的新興產業。

    1999年,人類第一次提出了“物聯網”的概念,其定義為:在物品上安裝信息傳感設備,將這些設備與物聯網連接,近而實現物與物之間的信息網絡連接。總體來說,物聯網應用的目的是實現物與物之間的智能識別和自動管理。進入物聯網時代後,人們的生活中會出現這樣的情景:按下智能手機的觸屏按鈕便可開啟大門,房間可以根據太陽的移動變換角度采光;通過計算機下達命令可以使微波爐自動做飯等。

    物聯網完美地整合了IT技術,依托物聯網,網絡技術將大幅度提高應用範圍,可以涵蓋有物體存在的所有領域。人們隻需要把一些精密的傳感器嵌入到物體之中,如電力網絡、公路隧道、供水係統、油氣管道、水庫大壩、鋼鐵橋梁等,就能通過互聯網將這些物體整合,形成能夠相互進行信息傳輸的物聯網。這種整合意義深遠,它打破了物理事物與人類社會內在聯係的局限性,增加了物理事物的可控性,使物質社會與精神社會完美地結合。當物聯網形成後,人們就可以通過網絡對這些物體進行實時的監控和管理,從而極大地促進人類文明的發展。

    整合物聯網需要超級計算機的支撐,隻有憑借超級計算集群的存儲和計算能力,才能將海量的物理事物信息分類存儲、整合計算。借助超級計算機集群將人、物、機器設備等整合在一張龐大的信息網絡內,可以實現統一管理和統一調配,這樣人們對生活和生產的管理將更加精細,而時時的監控和調整也能使管理更加動態。總之,物聯網可以使人類更加靈活地掌控一切物體。所有物體在物聯網的作用下,將變得更加智能,就像一個個既可以相互溝通,又可以接受統一管理的人類個體。

    物聯網時代,人類社會將發生顛覆性的變化。物聯網的全麵應用可以普遍提高生產力的水平,也能極大地提高資源的分配率和利用率。當物聯網技術被用於治理環境時,還能夠使人類和自然間的關係更加和諧。

    要構建一個萬事萬物都能相互聯係的世界,物聯網的發展將成為必然趨勢。物聯網的基礎是計算機和互聯網,離開了這兩大技術,物聯網將無法全麵實現。另外,射頻識別技術、無限數據通訊技術等是物聯網的核心技術,有了這些核心技術的支撐,物與物之間才能實現相互“交流”,而人在物聯網中則擔任主導者和指揮者的角色。

    射頻自動識別技術能夠給每一件物品貼上標簽,使它們擁有自己的“身份證”,這樣一來,它們就可以更容易被識別。除了能讓物體更容易識別外,該種技術還可以讓物品“開口說話”,因為利用這種技術可以采集和存儲物品的互用性信息,之後便可以通過無線數據通信技術傳輸到計算機互聯網上,然後,再經由中央信息處理係統將這些采集來的信息進行統一識別、歸類、存儲、調配和管理。

    物聯網打破了人類思維的局限性,使硬件與軟件得到了完美的融合。人們傳統的思維觀念是物理基礎設施自成一體,包括橋梁、公路、大壩、建築、隧道等;IT基礎設施自成一體,包括電腦、寬帶、傳感器、信號塔等。而在物聯網時代,人們的觀念是將物理基礎設施與IT基礎設施相結合,形成新一代的物聯網基礎設施。可以想象,如果將橋梁、電纜、鐵路、建築等裝上芯片、連接寬帶,通過傳感器傳輸相關信息,再經由網絡進行統一管理,這將是多麽神奇的畫麵!如果把地球比作一個超級電腦,那麽所有的物品都是這台電腦的硬件,人類借助軟件等技術將地球的所有硬件聯係起來,形成了一個信息統一分享的整體。

    2005年11月17日,國際電信聯盟在信息社會世界峰會上發表了有關物聯網的報告。報告稱,繼移動互聯網之後,物聯網時代即將來臨,屆時,杯子和牙刷可以聯網,椅子和桌子可以交換信息,鞋子和手套可以自動調節溫度。

    2009年2月24日,IBM公司在論壇上發布了最新策略——“智慧的地球”。該公司負責人表示,“智慧的地球”策略將在中國得到廣泛的應用,因為中國的基礎設施在中國政府的大力控製和指導下正在進行快速的建設,所以,物聯網在中國的應用空間會更加廣闊。

    物聯網將成為世界經濟的又一大增長點,很多物聯網領域的專家認為,物聯網的普及將拉動世界經濟飛速增長。從環境角度來說,物聯網的應用可以節省自然界內的有限資源,在保護環境的同時,還能提高資源分配的效率和資源的使用率,有利於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從經濟角度來說,物聯網的應用能大大節約生產和生活成本,幫助社會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從技術角度來說,其應用必定會促進更多的高新技術發展,從而促進科學技術的快速進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