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庫房裏還有尚未經過雕琢的暖玉,秋日裏扇扇子握著也是不會涼手的,正好拿來做扇柄。

    李沈嬌做的時候丈量了一下,又用剩下的暖玉來給二格格做成了吊墜,特地叫雜物處做成了海棠花的模樣。

    進宮這日,宋氏院裏王氏一早就抱著大格格來了,大格格瞧著還是才睡醒的模樣。

    李沈嬌今兒個也起的早。

    這回進宮請安和從前不同,從前進宮隻是徑直到了德妃娘娘的永和宮,這回卻是要先到太後娘娘的慈寧宮。

    太後博爾濟吉特氏,並不是當今萬歲爺的生母。

    隻是萬歲爺重孝道,向來對太後孝敬有加,李沈嬌記得,明歲就是太後的六十歲生辰了。

    那到時候估計還要大辦呢。

    不過李沈嬌這會兒起的早正困著呢,她聽見秋壺說大格格到了的時候還愣了愣,不半天才想起來四爺上回說中秋進宮的時候讓大格格跟著她同坐一輛馬車進宮。

    李沈嬌抓了把頭發:“先叫王氏到廂房去坐坐吧,二格格睡醒了嗎?對了,再問問大格格用過早膳沒有,可不能讓大格格餓著肚子進宮去,到時候可有得熬呢。”

    李沈嬌由著秋壺給她梳頭,今兒個她挑了件丁香色的織金榴花枝上雀刺繡芙蓉旗裝,秋壺便照常梳了小兩把頭。

    頭上也沒有什麽特別的發飾,耳上是一對銀雕的雀上枝頭綴青玉珠的耳墜子。

    這是四爺前些日子叫人賞的首飾中是一樣,不過雖說是銀飾的沒有金飾那樣金貴,但是那對青玉珠下頭不起眼的小白珠子卻是稀罕物件兒。

    那是李沈嬌特地挑了從前四爺送來的那一盒東珠裏品相最差的兩顆,再讓人磨成光滑細小的小珠子點綴著。

    最是適合這樣的場合,既不顯得張揚,但也不會俗套。

    等李沈嬌梳妝好秋瓷正好從外頭進來回話說大格格用過早膳了,隻是聽王氏的意思,大格格今兒個起的早,用早膳的時候沒什麽胃口,用的也不多。

    李沈嬌幹脆叫小廚房裏何氏做一些好消化的糕餅和粥食,總不能把孩子給餓著了。

    不過李沈嬌的早膳用的也是十分的潦草的,隻能說是墊墊肚子,又清點了一回今兒個帶進宮去的物什,再叮囑一番留下來看東院的兩個丫頭和小路子等人,李沈嬌便出府坐馬車進宮去了。

    李沈嬌今兒個進宮帶的是林嬤嬤,也是給林嬤嬤一個機會,而後便是大格格的奶嬤嬤和二格格的奶嬤嬤。

    這回四爺安排的馬車大了不少,四五個人加上兩個小姑娘坐著也並不擁擠。

    李沈嬌上了馬車瞧見桌上的糕點便知道是四爺的意思。

    每回進宮去頭一樣不好的就是起的太早了,像今兒個,李沈嬌出府的時候天才亮呢。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