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出生以來到滿月之後就極少有請太醫的時候。

    進了三月裏,李沈嬌這一胎也滿了八個月,肚子也一天天的大了起來。

    正院福晉早早地便免了眾人的請安,三月裏烏拉那拉氏族裏也來了人,也就是福晉的親額娘到府裏小住了。

    聽說一直要住到李沈嬌生產。

    李沈嬌這裏按說也是讓家裏的女眷來府裏照看的,隻是路途遙遠,總歸還是有些不便,李沈嬌便沒有讓家裏額娘折騰。

    隻是福晉烏拉那拉氏的額娘愛新覺羅氏頭一日到府裏住下時雖說並沒有見李沈嬌,但卻讓心腹送了些補品來。

    這位愛新覺羅氏,瞧著比福晉可聰明多了。

    雖說福晉的額娘姓氏是愛新覺羅氏這樣皇家裏才有的大姓兒,隻是往上頭算上幾代有幾分關係罷了。

    李沈嬌收了禮,禮尚往來,便讓何氏做了碟子滿人愛吃的奶糕子給正院送去。

    左右是何氏下廚,有祝氏的前車之鑒在,李沈嬌也不怕何氏動什麽手腳。

    這些日子李沈嬌的吃食自己心裏也是有數的,何氏有沒有動手腳李沈嬌也是心知肚明的。

    至於正院裏福晉會不會用,那就是另一回事兒了。

    李沈嬌這一胎的月份大了,四爺便安排著早先在內務府就挑好的奶嬤嬤送到李沈嬌跟前讓李沈嬌挑,額外還挑了兩位積年在宮裏伺候的老嬤嬤,安排到李沈嬌這裏來管事。

    李沈嬌這裏的奴才忠心歸忠心,隻是到底年歲淺在李沈嬌成了側福晉之後遇到許多事還是會有些手忙腳亂。

    人送到東院來的時候,李沈嬌都愣了愣。

    前些日子李沈嬌也發覺她這裏伺候的人有些不夠了,隻是年節裏各種事積壓起來,她也忘了有這麽一回事兒了。

    前院福祿把人送來時李沈嬌坐在廊下,聽福祿說完倒是說不清心裏是什麽滋味,隻是晃著團扇,唇角也跟著一揚。

    “正好後頭小廚房新做了吃起來不甜膩的茯苓糕。勞煩福祿你跑一趟,也讓四爺嚐嚐春日好滋味。”

    福祿忙應下了,眼下在東院是一點兒架子也不敢擺。

    福祿把人送來,隻說讓李沈嬌慢慢挑,餘下的讓人送回前院便是。

    奶嬤嬤和管事的嬤嬤都是分開站的,李沈嬌問了幾個問題,又讓奶嬤嬤們攤開手來瞧了瞧,又讓奶嬤嬤說了些擅長的話。

    其中一位奶嬤嬤口齒倒是十分的伶俐,隻是言語間卻總把李沈嬌這一胎懷的阿哥掛在嘴邊——

    李沈嬌很輕地蹙了蹙眉。

    不說李沈嬌知不知道肚子裏這一胎懷的是阿哥還是格格,但是這樣的言語總歸是讓人反感的。

    挑奶嬤嬤就是給肚子裏的小姑娘挑年幼時都要一直伺候的人,忠心是必要的,隻是能把小姑娘放在首位也是尤其重要的。

    像大格格身邊的王氏那樣,那就是個最好的例子。

    李沈嬌這會兒也十分的不客氣:“小路子,把那位餘嬤嬤帶回前院去。”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