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詠薇可不想就這樣跟她們幹耗著。

    可她作為晚輩,不好直接明說,便給孫桂芳遞了個眼色。

    孫桂芳也有些不耐煩了,她能理解對方累了一天了,想直接舒服地坐小汽車回去,但前提是有人主動退出啊。

    她隻好說道:“要不然你們仨猜拳來決定?”

    第一個人不甘心地問了一句,“不能再擠擠嗎?”

    趙詠薇背過身,翻了個白眼。

    坐五個人,已經是擠一擠之後的結果了。

    還想再擠?!

    四座的汽車,怎麽擠進六個人?!

    對方當然明白,汽車就停在她們旁邊呢,能不能坐下六個人,一目了然。

    趙詠薇以為她們會同意孫桂芳的提議,沒想到三人商量了一陣後,竟然一致決定,還是一起坐公交車回去。

    她們的話說得好聽,“你們的車子收拾得這麽幹淨,我們就不坐了,免得把車子裏弄得全是海水。”

    她們既然堅持坐公交,趙詠薇三人自然不會強求。

    車子開出去一段距離之後,趙詠薇從後視鏡中看到三人各自拎著滿滿兩水桶的蜆子,艱難地往公交車站走去的身影。

    有些不解地問道:“媽,她們為什麽會突然改主意啊?”

    趙詠薇可不信她們的理由,什麽為了車子不沾上海水,不過是說出來好聽的借口罷了。

    真要是考慮到他們的車子,就不會一開始非要跟著他們了。

    孫桂芳不用回頭,就知道三人必然輕鬆不了。

    每個人的水桶裏,不但有蜆子,還裝著海水呢。

    所以,一桶的重量就得有好幾十斤。

    本來就在海邊蹲在地上挖了大半天的蜆子,再提著滿滿兩桶大幾十斤的重量,從海邊走半個多小時,一直走到公交車站。

    這其中有多辛苦,簡直不敢想象。

    可即使這麽辛苦,三人仍堅持一起走,背後自然有她們的理由。

    孫桂芳幫趙詠薇解了惑,“她們三人是長期約著一起到海邊挖蜆子,然後到菜市場上去賣的。”

    離藍天市場一條街,有一個露天市場,賣各種商品的都有,但大部分都是賣菜和肉的。

    除了批發商之後,偶爾還有一些上了年紀的人,會把自家菜地裏的菜拿出來賣。

    而跟他們類似的,就有跟三人一樣,夏天到海邊挖蜆子,冬天挖牡蠣,然後到市場來賣的。

    “她們是長期合作,一起到海邊,一起到菜市場,互相幫襯著才不會被那些海貨批發商販們欺負,自然不會為了坐車這點小事兒而鬧出矛盾。”

    經孫桂芳這麽一解釋,趙詠薇就明白了。

    原來是這麽回事兒啊。

    怪不得三個人能在那麽短的時間內,達成一致的看法。

    此時,他們的車子正好經過公交車站。

    站台上,不少人跟三人一樣,都拎著工具和水桶滿載而歸。

    趙詠薇的視線從他們身上快速掃過,“他們當中,隻有少數人挖蜆子是為了賣錢吧。”

    “你說得沒錯。大部分人跟我們一樣,純粹是想趁著空閑挖一些,為了吃或者是送人。能把這個當作長期營生的人,還是少數。”

    “不過,”孫桂芳話鋒一轉,“海挖挖蜆子的人還是太多了。蜆子的數量和大小,明顯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