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人帶著禮物去了孫桂傑家。

    在小區樓下,趙會彬和孫桂芳還特意去菜市場買了一堆的菜。

    她對趙詠薇說道:“自從肖莉上了大學,你老姨和老姨夫吃飯就變得隨意了。兩口子不是吃單位食堂,就是隨便買兩把菜就能吃一個星期。”

    這一點趙詠薇倒是相信。

    孫桂傑和肖剛夫妻倆,別看是雙職工,賺得不少,但兩人在花銷上一直很節省,尤其是花在他們自己身上的錢。

    兩人都不重口腹之欲,吃的飯菜都很簡單。肖剛一年到頭最喜歡吃的一道菜,就是小白菜蘸大醬。

    肖莉讀高中時,每個星期隻有周六下午和周日上午放學在家,為了給她補充營養,兩人每周都會準備一大桌子的好菜。

    他們會在第一個周日中午肖莉上學前,問她下個星期想吃哪些菜,然後在她下個周六回家前給她做好,等她上了學,剩下的飯菜兩口子能吃一個星期。

    而自從肖莉上了大學,兩人吃的就更簡單隨意了。

    因此,趙詠薇沒攔著爸媽買菜。

    四人提著禮物拎著菜,來到了一街之隔的大夏小區。

    大夏小區跟東廟新村一街之隔,前後腳建成的,但無論是質量上還是規模上,都沒法比。

    20世紀初,隨著港資和其他外來資本的引入,花池的經濟的確發展勢頭十分迅猛,尤其是房地產行業。

    不少外來的和當地的公司都開拓了房地產業務。

    大夏小區就是由當地一家老牌購物商場承包開發的。

    一個小區分成南北AB區,中間被東西向的街道從中攔斷,由此可見規模之大。

    孫桂傑家住在南邊的A區,趙詠薇以前聽說過,但還是第一次來。

    一進小區,她還想多觀察一下大夏小區的基礎設施如何呢,就發現孫桂芳加快了步子。

    “媽,你走這麽快幹嘛?”

    孫桂芳拎著兩塑料袋的菜,頭也不回。

    “馬上就5點多了,正好是下班時間,路上人多,認識的人也多,別讓人看到。”

    趙詠薇這才想起來,她還有一個親戚也住在大夏小區。

    她趕緊也隨之加快了腳步,三兩步上了孫桂芳,“老舅家也住在A區?”

    “對。”

    趙會彬步子邁得大,他走在最前麵。

    “不但有你老舅家,這個小區裏也住著不少東廟村原先的村民。”

    當初大夏小區建成後,大家不用對比,就知道比東廟新村的回遷樓質量上要好得多。

    當時的房地產還不瘋狂,樓價也便宜,家裏有點錢的都在大夏小區也買了樓,隻有家底太薄的人家,才隻能繼續住在東廟新村。

    所以,小區裏麵認識夫妻倆的人太多了,就算不被孫慶禮夫妻倆看到,被別的認識的人注意到,早晚也會傳到老三的耳朵中。

    “被老舅看到就看到唄,我們是受老姨的邀請上門吃飯的。他心裏有什麽不平的。”

    “他會怪我們回來後,沒第一時間通知他。”

    趙會彬跟孫慶禮做了二十多年的郎舅,太了解他要是想挑剔的話,會怎麽找麻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