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詠薇不知道是“追風少年”是哪位勇士。

    不過,她很樂意看到有人提出質疑。

    聚會,她沒意見,隻是她並不想回老家。

    回花池,就意味著她得去見那些親戚。

    不回去便罷了,總可以用工作忙沒時間去敷衍過去。但如果回去了,去見老師同學卻不見親戚們,等消息傳開了,那些親戚們可算抓到她的小辮子有的說了。

    再說了,誰規定同學聚會一定要放在老家。

    隻是為了方便梁雨菁?!

    當學生的時候,不能明麵上跟她頂嘴,無論她說什麽,他們作為學生隻有聽話的份兒。

    否則,以梁雨菁那樣的小心眼兒,說不定什麽時候就給學生穿小鞋了。

    趙詠薇還記得,就因為自己曾經對一道題的答案表示過懷疑,在推薦預備黨員名單時,梁雨菁故意把自己漏下了。

    當初在學校,成為預備黨員完全都是班主任老師的一句話,而推薦的標準也完全是按照成績來的。

    她當時全班前五的成績,怎麽也應該出現在第一批名單裏。

    可偏偏名單上沒有她的名字,就連排在她後麵的同學,都成功成為了第一批預備黨員。

    能在高中成為預備黨員,毫無疑問到了大學裏,會是一個強有力的優勢。

    畢竟在大學裏,來自全國各地那麽多的優秀學生,評判標準更加多樣,到那時候能不能再有機會入選,完全是未知數。

    如果不是後來學校又給了第二批名單,趙詠薇恐怕當真就要生生錯過在高中成為預備黨員的機會了。

    她氣憤的不是錯過機會,氣憤的是明明自己按照入選標準是夠格的,隻因為一件小事得罪了梁雨菁,身為班主任的她,就給自己穿了小鞋。

    所以,在高三的下學期,即使自己有數次對她的觀點不敢苟同,趙詠薇再也沒有說過什麽。

    可以說,直到拿到畢業證和大學錄取通知書,她都避免跟梁雨菁再起任何衝突。

    在謝師宴上,對方抓著她的手,叮囑以後多跟她聯係的時候,趙詠薇也是笑嗬嗬地敷衍過去。

    本以為過去了這麽多年,自己跟她再也不會有交集,沒想到她受了童曉雨的蠱惑,又舞到了自己麵前。

    而自己再也不需要避其鋒芒。

    趙詠薇在群裏快速打了一行字,“不如找個中間的城市,對大家路程上都方便。”

    而不是為了遷就某人,讓在大南邊城市學習和工作的人,在周末兩天時間裏趕到東北,參加完聚會,再火急火燎地趕回去。

    一個周末,時間都花在路上了。

    讓畢業六年的學生去遷就她,她怎麽不體諒一下剛成為社畜的學生們。

    趙詠薇在群裏用的自己本名,她的發言很快引起了一大堆人的附和。

    也不知他們是在知道她是水穿石老板的身份如此,還是單純不想再慣著梁雨菁了。

    梁雨菁對趙詠薇做的事情又不是個例,高中三年不受她待見的學生多了去了。

    能在明麵上被她陰陽怪氣的還是好的情況呢,最怕的就是像趙詠薇這樣一聲不響地暗地裏被陰了一把。

    等她知道的時候,結果都已經定下來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