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斷電話前,趙詠薇讓她爸媽寄兩箱海貨過來。

    每樣海貨二斤,挑品質最好的,湊上兩箱發順豐郵寄給她。

    “薇薇,你要海貨幹嘛?”孫桂芳一時想多了,“不會是想自己擺攤吧?”

    “媽,不是了,我有別的用處。”

    “那行吧,我一會兒就給你寄出去。你可千萬別為了掙錢自己出去擺攤啊。我看電視新聞報道,北京街頭不許擺攤的。”

    趙詠薇嗯嗯地答應下來。

    她沒跟她媽說。就算管理得再嚴,首都街頭上還是能看到擺攤的,尤其是學校門口,總有各種賣切好的芒果賣新疆切糕的。

    裏麵各種套路。

    有一次她沒忍住想著反正芒果賣得不貴,切好的一塊才一元錢,結果吃到嘴裏一點的甜味都沒有。後來聽人說,這種水果攤上,隻有水果刀是甜的。

    攤主為了拉攏生意,為顧客試吃的水果,在切開時粘上了水果上事先塗抹的糖精。等到顧客試吃滿意付錢後,他們真正買到手上的水果完全是市場裏被淘汰下來的,怎麽可能好吃?

    至於新疆切糕,那就更坑人了。

    同宿舍的山東大妞潘維維十一期間在街上逛餓了,正巧碰到一個賣切糕的攤子就想買一塊填填肚子。

    以為頂多幾塊錢,沒想到攤主一刀下去一斤多要70塊。

    潘維維哪裏肯就範,大聲叫嚷著攤主坑人不想付錢。但是她沒想到附近的幾個攤主是一起的,他們都來自於同一個地方,壓著她不讓走人不說,每人手裏都緊攥著刀,眼睛死死地盯著她。

    她那天回宿舍後,嚇得痛哭到半夜,直言以後再也不在街上買東西了。

    趙詠薇聽完她的描述後,在學校論壇天地人大上搜索了一下,發現很多有相似經曆的學生。

    留在宿舍裏的幾人聚在她的電腦前,一起看搜索出來的帖子。

    “你們看,”湖北姑娘王緯茹指著其中一則帖子道:“這個學校不就在我們南邊不遠處麽,他們學校少數民族學生特多,好多學校都說不要招惹某個民族的學生,打架直接動刀子的。”

    她開口安慰潘維維道:“別難過了。你碰到的應該跟他們是一樣的,一樣都喜歡動刀子。幸好你最後認慫給了錢,要不然誰知道這些不要命的人會不會真捅你。”

    潘維維覺得自己被訛錢又被嚇哭很丟臉,被舍友們一通安慰下來,忽然開始後怕不已,同時慶幸自己當時沒有一根筋地跟那些人僵持下去。

    所以,趙詠薇沒告訴她媽,她絕不會去街上擺攤的,幹不過人家。

    她要的海貨另有用處。

    三天後,兩箱海貨寄到了宿舍樓下。

    趙詠薇送了一份給嚴鬆。

    “我看嘉言喜歡吃海鮮。正好我家裏是賣海貨的,托我爸媽寄過來一些,給她嚐嚐鮮。”

    嚴鬆探頭往箱子裏看了一眼,大概四五種海貨,每種都隨便裝在塑料袋裏。

    並不是他以為的包裝好的。

    看來確實像她說的,隻是臨時起意,而不是事先打算好的。

    嚴鬆領下了她的好意。

    雖然他完全可以花錢買更多更好的給女兒,但畢竟是趙詠薇的一番心意,得讓女兒知道有人關心著她愛著她,讓她多一分安全感。

    當然他也沒有白拿人東西的習慣,更何況對方還是個兼職賺學費的大學生。

    正好他名下的票務公司最近在賣《戀愛的犀牛》,聽說這部話劇在年輕人中特別地受歡迎。

    嚴鬆給了趙詠薇六張票,“你和你那兩位師兄一人兩張,可以帶著朋友或情侶去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