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星期的軍訓,枯燥乏味極了。

    除了站軍姿,就是踢正步。

    大家苦熬過了兩個星期,終於等到了軍訓結束。

    從軍隊坐車回到學校時,他們依舊不用上課,因為正好趕上十一國慶假期。

    大一新生們,仿佛困獸出籠一般,迫不及待地開始了大學新生活後的第一個假期。

    趙詠薇的五個舍友,各有各的安排。

    有人呼朋引伴計劃利用十一假期逛遍北京有名的旅遊景點,有人早開啟了學霸模式,打算未來七天全花在自習室和圖書館裏。

    不是沒有人想過回家。

    除了家在唐山的張佩珍,其餘人坐火車的話,都要在路上花上十幾個小時。來回路上兩天的時間就沒了。

    想到此,大家按捺住了那顆想要回家的蠢蠢欲動的心。

    穀雪萍,她自己調侃為北京土著,麵對舍友們的糾結,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因為她家就住在人大校園裏。

    大家也是後來才知道,穀雪萍的父母都在人大工作,她家就住在開學前一天他們去中區食堂路上經過的家屬樓裏。

    這也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麽在人大附中讀書的她,會選擇人大,而不是清華北大。畢竟在北京,人大附中可比人大的名聲還要響亮。

    不管怎麽安排假期,大家都是一副悠然自得的神情。

    跟他們相比,趙詠薇顯得焦躁許多。

    她已經半個多月沒有上網了。

    雖說事先在店鋪首頁掛了聲明,店主有事半個月後才能重新營業,但她仍擔心有客戶在這段時間內下單。

    所以,她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給自己買一台電腦。

    無論是照顧網店生意還是做別的兼職,沒有電腦可謂是寸步難行。

    所以,假期第一天,趙詠薇就去了中關村。

    2003年在中國個人電腦還遠沒有到普及的程度,無論是台式機還是筆記本,品牌和型號都十分有限。

    相應的,價格都很貴,通常需要大幾千。

    對於學生黨來說,可是一筆不小的金額。對於當時每月平均消費5、600的他們來說,要掏出這麽多錢可不是一件小事。

    所以在大學校園裏,很多學生都會選擇買二手電腦。

    趙詠薇此行也是奔著買二手筆記本來的。

    雖然她能買得起一台全新的筆記本,但她認為不值得。

    一是她買電腦隻用來工作,二是再過個一兩年電腦行業迅速發展價格會大幅下降。

    趙詠薇在中關村最大的電子城海龍電子商場轉了一圈,每個電腦攤位前都留下了她的腳步。

    馬冬易初中畢業,創業失業數次,去年拿著父母的棺材本在中關村租了個攤位,賣各種電子產品,什麽刻錄機、光碟、打印機、二手電腦......

    隻要能賺錢,就沒有他不賣的。

    他覷著眼觀察了趙詠薇好一會兒。

    別人眼裏,她似乎隻是個窮學生,兜裏肯定沒錢,要不然也不會把一整層的攤位都逛了個遍。

    可馬冬易心思細,他發現趙詠薇似乎在默默記下所有攤位的產品和價位。

    腦中剛冒出這一念頭時,他不由得心頭一驚,隨即便是疑心自己想多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