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桂芳的大姐夫李勇,長得幹巴瘦,但因為長年務農,很有一把子的力氣。

    他進院子四處看了看,然後拍著趙會彬的肩膀,“不錯,比我上回過來的時候好多了。”

    他上次來這邊還是幾年前,二妹家裏蓋東廂房的時候,也是他過來幫的忙。

    他們家雖然就在隔壁縣,離得不遠,但他們村子進出隻有一條山路不太方便,家裏平時又忙得很,他媳婦除了過年和兩個老人過生日的時候,很少回娘家。

    縱然掛念著幾個兄弟姐妹,尤其是桂芳這個二妹妹,也沒辦法經常見麵。

    昨天聽說拆遷的消息後,他媳婦簡直比他們自己家拆遷還要高興。

    高興過後,就是開始幫著想辦法,除了蓋房子,他們還能幫上什麽忙。

    這不,昨天下午,他被吩咐去買水泥、磚塊和石頭,她自己去村裏找會蓋房手藝的人過來幫忙,他們的兒子則被安排去了山上挖了10棵樹。

    “桂芳家裏還有地方嗎?”

    “10棵樹能占多少地方,20畝地呢,擠擠就有了。”

    就這樣,他媳婦說什麽也讓把10棵樹拉過來,臨走前還一再叮囑,無論如何讓桂芳和會彬把樹擠著種好。如果家裏還缺什麽,盡管打電話跟他們提,他們讓人開車給送過來。

    猜到大姐夫肯定趕早,趙會彬和孫桂芳同樣天沒亮就起來了。

    “姐夫,先帶著人進屋吃飯吧,等吃完咱再一起過去。”看著滿滿一車的東西,有些還是兩人沒想到的,夫妻二人怎麽可能不感動。

    夫妻倆都是實在人,一日三餐頓頓豐盛,保證大家都能吃飽吃好。

    晚飯那頓,每人還能喝上一瓶啤酒。

    李勇趁著夫妻倆準備飯菜的功夫,囑咐道:“別一看到酒就走不動路,咱是來幹活兒的,不是過來喝酒的。我告訴你們,一人隻許喝一瓶解解乏就行,不許多喝。”

    “放心吧,李哥。”

    六個大男人齊心協力,三天時間,新房子拔地而起。

    樹也種上了。

    臨走那天,李勇在村子和地裏走了一圈,笑著說道:“村裏大家都夠忙的,不是蓋房子就是種樹。你看看那家,”他手指著不遠處的一戶人家,“那是要在房頂上蓋閣樓呢,咱東北也不興這樣的房子啊。”

    趙會彬笑著附和,“姐夫,要是不著急回去的話,多在村裏轉轉,就能發現這樣的事兒有的是。”

    “不了,”李勇擺了擺手,“出來三天了,得趕緊回去了。”

    送走了李勇一行人,趙會彬夫妻檢查著自家的兩個院子和田地,抑製不住地興奮。

    “還有兩天就開始丈量了。我們好好等著吧。”

    趙家歇了下來,但前村其他人家依舊在忙碌著。

    像是一個院子三個廁所和加蓋閣樓這種奇葩現象,也是愈演愈烈。

    村幹部們見實在不像話,開始派人到村裏阻止村民們繼續下去。

    村長趙興國沒帶人,一個人溜達到了村東頭,正好看到趙會彬。

    他開口把人叫住:“會彬,你怎麽出來了,不在家蓋房子?”

    趙興國跟趙會彬是同輩人,父輩們是一起從山東闖關東過來的。

    兩人很熟悉。

    趙會彬年長個兩三歲,兩人說起話來,也沒什麽村長不村長的。

    趙會彬也沒有不好意思,直接說道:“我家就蓋了個小房子,昨天就蓋完了。”

    “沒再折騰點別的什麽?你看看前麵那是誰家,都快把房子蓋到大馬路上了。”

    “人家那是把路邊兒,我想那麽幹也沒條件啊。”趙會彬哈哈大笑地逗趣。

    說完,他又有些不放心地問道:“會算進去的吧?”

    這兩天,村裏起了一股流言,說新蓋的房子人家根本不給量,蓋了也是白蓋,讓大家別白費工夫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