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12.7mm的重機槍對著喪屍群發動射擊,整個戰場上又響起了喪屍的慘叫聲和重機槍的射擊聲。

    對於機槍火力的使用,李義自然是很清楚組成交叉火力的機槍殺傷力才是最大化的。當機槍火力組成交叉火力時,兩翼的機槍射擊會直接封鎖住整片戰場空間,可以用最少的彈藥消耗來對敵軍造成最大的殺傷效率。

    所以李義把機槍火力的主力布置在兩翼是十分合理的戰術安排。軍政府的一些文官幹部有些看不懂,“周團長,他們為何會把機槍等主要火力都布置在兩翼,中間隻留下冷兵器用大盾防禦啊?”

    周團長看了這個幹部一眼,“這才是高明的布置方案,自打機槍這種武器出現的時候開始,人類對機槍火力的研究就沒停止過。尤其是一戰過後,所有國家都見識到交叉火力的布置最合理,這樣可以用最低的彈藥消耗打出最大的戰果。這場對喪屍的戰鬥結局已經確定了,喪屍必然會被對方以最小的上網代價全殲。”

    而戰場形勢也正如周團長的預料一般發展,在幾百挺12.7mm的重機槍火力封鎖下,喪屍潮直接被密集的彈雨攔阻住了。12.7mm的機槍彈動能十足,基本上打喪屍頭部,喪屍腦袋就直接炸開。

    要是命中喪屍的脖子,那麽就和斬首一樣,喪屍依然是死。如果命中了喪屍的四肢,基本上都是打哪哪斷成兩截。最慘的喪屍還是那些被命中軀幹的喪屍,基本上會被腰斬成兩截。12.7的子彈一槍就足以把喪屍打成兩段腰斬,這些被腰斬的喪屍一時半會還死不了,隻能在地麵上拚命的爬著掙紮,但很快就被淹沒在喪屍潮中。

    軍政府所有人都看得目瞪口呆,更要命的是因為喪屍密集程度太大,動能過大的機槍彈命中一個喪屍後還會擊中另一個喪屍,這就更增加了機槍的殺傷效率。

    但喪屍的人數實在是太多,還是有一些喪屍突破封鎖線向前衝去。不過李義這邊也不慌,每個重機槍打完兩個彈鏈後,直接叫盾牌兵頂在前麵,隨後就是冷兵器步兵戰鬥的時間了。

    經過大炮,重機槍的打擊後,100萬的喪屍此刻隻剩下大概35萬左右了。李義的冷兵器部隊足足有40萬,直接開始對喪屍展開了包圍,不過在包圍前先用大盾兵扛住喪屍潮的衝擊。在喪屍對這些大盾兵的衝擊前,各個班組的pkm機槍又發動了一輪射擊。

    3.5萬人,足足3500挺pkm的射擊,密集的子彈再次給了喪屍沉重的打擊,因為距離夠近,故而每挺pkm隻打了50發子彈後就停止了射擊,喪屍潮已經距離一線大盾兵隻有30米距離了。這時候大盾兵開始把盾牌支好,拿出配發的m1手榴彈,拔掉保險往外一扔。

    “轟!轟!轟!......”劇烈的爆炸聲在喪屍群中炸響,喪屍瞬間又被炸死炸傷了一大片,衝擊的勢頭一滯。這時候,盾牌兵後麵的長矛兵開始進行列陣,長矛架在盾牌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