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54的生產難度明顯比t34大很多的,球形半蛋狀炮塔,100mm主炮加上上麵的同軸機槍和航向機槍,在末世這一台t54的戰鬥力足夠幹幾百幾千個喪屍。

    要是組建成一支鋼鐵洪流那就更妙了,毛熊威震整個西歐的戰術李義要複製出來。以李義的石油儲備,多了養不起,養個兩三百輛t54台還是可以的。

    其實t34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製造省時省力省資源,比t54還要省資源的東西。

    李義想了想,決定兩種坦克一起生產,各生產兩台試試,至於那種重型坦克李義直接給否決了,真搞重型坦克估計現在這路都得被毀掉。而且重型坦克也不符合末世的形勢,太貴了。

    李義仔細的篩選這兩種型號坦克,反複的比較,還是選擇了t54,準備全部裝備t54,沒別的,因為裝的油多跑得遠。滿油狀態下t54可以跑400多公裏,雖然比t34耗油大,但是綜合戰鬥力是真的香。

    t54戰鬥全重36噸,比t34重不了多少,但是戰鬥力的提高的可不是一點兩點。

    而且t54管子夠粗,打高爆彈威力會更大,這對於炮擊喪屍很有意義,大口徑蠻力輸出很重要。

    雖然t54技術難度比t34大不少,但是依然在李義的技術範圍內,李義把坦克生產組裝線製造安裝好後就開始分別生產主炮,柴油機,車體底盤,炮塔等構件。

    因為是第一次生產,所以光柴油機就生產了足足5天,主炮這一塊李義沒有選原版的100mmd10主炮,而是選用的105l7主炮,這款主炮是西方國家冷戰時期的坦克標配主炮,是史上最經典的線膛炮之一。

    李義光是為了生產這門105主炮可以說花費了不少心思,足足花了不少生存點,招募了300名工業生產技術工人。

    這些工人負責生產坦克的各個零部件,最後進行組裝。

    一共花了20天,一台純鋼均質鋼裝甲的t54新鮮出爐,看著這台坦克,李義很興奮,這代表著他的鋼鐵洪流雛形開始有了。

    這台坦克和原版t54做了很多改進,尤其是原版的那個讓人詬病的操縱杆轉彎係統直接被李義改裝成更容易操縱的模式,同時主炮配備了垂直穩定儀,夜視光學觀瞄設備等。

    這一台坦克花了李義不少資源,坦克上所有的東西都是他們自己利用現有資源生產的,戰鬥力大概是龍國69坦克的水準吧,整體操作感比69要好很多。

    這絕對是李義目前能自產的最高檔的陸戰武器,不吹牛的說,就算天災前能完全自己生產這台坦克的也沒幾個國家。

    這種重裝備和步槍這類輕武器有本質不同的,這玩意是實打實靠重工業才能搞出來的。

    李義直接把坦克選擇在空間裏增幅100倍,變成100台,同時這台坦克車組成員是三人,分別是駕駛員,車長和炮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