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義命令係統贈送給他的衛星打開偵查功能。就看到很多人造衛星紛紛墜落下去,如同流星一般砸向地麵。通過衛星偵查得知,有的人造衛星直接落進海裏,但絕大多數都是落到地麵上。

    因為很多衛星都是天災前各國用來監控他國得,所以大部分衛星都砸在了地麵上。

    他通過無人機偵查,發現y市也被人造衛星給光顧了,外麵一片混亂。

    這時候地下基地和地下避難所的優點開始顯現,官方的避難所和李義的末世差不多,也是地下為主體,所以官方避難所沒什麽損失,主要是外麵的普通幸存者要的被砸的粉身碎骨有的則是收到了波及,還有的住所被砸毀。

    但是就對人類造成的傷亡來說,傷亡並不大,最主要的影響就是大家的互相聯係通信都中斷了。

    李義則是看到了商機,那就是無線電技術要開始複興,尤其是發報機與大範圍對講機的作用即將凸顯。

    人類文明從進入電氣時代以來,通信聯絡手段就不斷的進步,逐步形成了以衛星和地麵基站為主的通信網絡。

    隨著大地震等災害,人造衛星與地麵基站都被摧毀,那麽聯絡通信隻能恢複到古老的電報和電台這種無線電時代。

    好在天災前李義搞到了不少對講機,而且李義在天災後零元購時也零元購了不少各種型號對講機,隻不過收進空間後一直沒增加數量和加強通信質量。

    他的庫存裏有不少軍用對講機,都是通信範圍500到1000公裏的,還有不少民用的,總得來說民用對講機性能參差不齊,有的是10公裏左右有的1公裏,還有的是50公裏的。

    李義看了下,直接選擇把民用對講機通信距離通通提升到300公裏的性能上,增加的數量讓係統自己計算。

    最後李義發現自己的對講機數量居然有足足10萬台,加上軍用的增加百倍數量也有5萬台,一共15萬台。

    而且李義還允許他的對講機連接到衛星上,這樣更加方便部隊日後的通信聯絡,對於軍隊來說除了作戰外最重要的就是後勤和通信聯絡問題。

    為了以防萬一,李義還把天災前搞到的一些無線電台也進行了升級,基本上呼叫範圍可以在半徑1500km左右,這樣的電台他天災前搞了100台,升級後一共5000台。

    這樣就可以互相信號覆蓋了,不過這種電台一般都是李義設定的軍隊裏得團級單位才會有一台,營連級單位都是對講機聯係,班排級靠那些民用對講機。

    同時也得開設自己的無線電廠,必須要有自產能力,單兵通信必須要有保障。

    在考慮無線電廠的時候,李義把他加入的那個內部交易群的成員都想辦法與係統送給他的那顆衛星聯係上,這點離不開係統的幫忙。

    最後在付出了20萬生存點後,這項工作算是完成了,李義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想搞到更多的金屬資源,這時候交易就很有必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