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官方對能控製社會秩序還有一線希望,但是隨著大地震剛剛結束,暴雨又接踵而至,官方隻能選擇放棄一部分人口。

    這是一個痛苦而無奈的選擇,不是不想管那麽多人口,而是官方實在已經沒有那麽多物資去管那些人口。

    大地震直接摧毀掩埋了大批物資,現在暴雨又跟著下了起來,當務之急就是搶救物資,隻要有物資才能保證更多的人活下去,物資就是命。

    官方的人開始冒著暴雨在廢墟中拚命的搶救物資,好在官方的物資基本都是有庫房的,很多庫房的結構都是彩鋼中間夾層泡沫結構的,這種情況下搶救物資會簡單一些。

    但有些物資儲存地為水泥磚頭澆築的倉庫的話,這些物資就搶救的速度很慢,而且因為沒有足夠的燃油,工程機械也很少,所以這時候搶救物資的效率就會進一步降低。

    這就導致了官方損失了起碼原來一半以上的物資,很多物資還被淹沒在洪水下,或者被洪水淹沒的廢墟下。

    直到洪水退去後,社會秩序已經失去控製了,各方勢力開始各種挖掘廢墟才搞出來不少陳舊的物資,比如不少被洪水泡的發黴的陳糧,也有很多被洪水泡過後直接變成廢鐵的各種設備。

    當然,現在隻是暴雨剛開始,官方還是在很積極的挖物資,社會秩序的失控隻是開局而已。如果說極熱天災是人類走向末世的開端開胃菜的話,那麽從大地震開始,社會秩序的失控就已經開始了 。

    花了一輩子辛苦錢買的房子直接被幹成了廢墟,接著暴雨洪水又接踵而來,很多人都是直接希望破碎,自殺身亡。

    除了這些,還有很多得不到官方及時救助而被掩埋在地震廢墟下的民眾也一點點走向死亡。

    直到暴雨開始下的時候,從大地震活下來的幸存者才知道自己還不如當初直接死在地震中,這樣起碼還能死的痛快些。起碼不至於像現在這樣艱難求生。

    對於幸存者來說,活下去很需要勇氣,大家也看出來了,連官方都開始自顧不暇了,這時候唯有靠自己。

    於是一批批幸存者開始自覺的抱團取暖,一起冒雨去廢墟下挖掘物資,極熱天災時大家還能得到官方送的救濟糧,現在連根糧食毛都沒有,一切隻能靠自己。

    於是一個個非官方的組織勢力開始出現,這些勢力大部分都是由極熱時期的暴徒們成立的。原則上來說這些暴徒都死有餘辜,但是從生存的角度來說,無所謂對錯,隻是立場問題而已。

    這些暴徒們為骨幹組建的幸存者勢力裏,絕大多數都是普通幸存者,個人力量是十分渺小的,想生存下去,隻能靠團夥的力量才行。

    所以這時候選擇加入一個勢力就成為了最好的選擇,僅僅暴雨下了三天後,全國就多出來大大小小的勢力團夥幾十萬個。

    社會秩序失控已經是必然結果。

    李義這陣子非常的忙,忙於種田。

    他種的都是糧食蔬菜為主,尤其還有一些中藥材。在暴雨洪水的這一個月李義是絕對不會選擇出門的。

    很多人可能會奇怪李義不擔心避難所被淹嗎?事實上李義還真不擔心,首先他選擇建造避難所的地點就是有講究的,在山區,在一座海拔200米的山腰處開始施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