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麵爆發鼠疫暫且不提,李義這邊現在則要開始進行工業化生產。

    現在李義有5台機械類的機器人被製造出來,這些機器人是專門進行機械切削加工類生產的,尤其是可以進行生產炮彈這個工作的,一枚迫擊炮彈由尾翼,發射藥包,發射藥,彈體還有引信以及裝藥組成。

    李義決定先生產60mm迫擊炮彈,日後一旦抵抗喪屍進攻,火炮必不可少,尤其迫擊炮彈憑借製造簡單殺傷力不錯,是最適合大量生產的火炮彈藥。

    李義目前手頭的迫擊炮看口徑有60mm ,82mm還有120mm三種口徑。在正常的軍隊編製中60迫擊炮一般是連級部隊的火力支援支柱,82mm一般是營級單位的,120mm的則是團級單位的。

    就破壞力殺傷力來說,120mm重型迫擊炮殺傷力巨大,一枚高爆彈殺傷力約等於一枚122mmd30榴彈炮炮彈威力,但是重型迫擊炮比牽引榴彈炮更輕便,機動更好。

    雖然射程不如榴彈炮最多隻能打10公裏,但是在射速和輕便上遠勝同口徑榴彈炮。

    一門迫擊炮的操作正常情況下應該是五個人,分別攜帶炮身,底板,支架炮瞄鏡以及炮彈。迫擊炮的瞄準不隻是靠兩隻眼睛和大拇指的跳眼法測距那麽簡單,這個跳眼法隻是計算出簡單的距離,誤差不小的,得需要進行一係列的計算,最後使用炮瞄鏡瞄準目標區域。

    瞄準好目標後,接下來就是炮彈的裝填了,炮彈除了自帶一部分發射藥外,還要根據彈種不同和目標距離遠近不同而在炮彈尾部裝發射藥包。

    一枚迫擊炮彈的生產也不是簡單的事情,如果純手工生產,那麽速度會非常慢,迫擊炮彈一般現在都采用鑄造式彈體,所以才說製造簡單。

    炮彈主體雖然是鑄造為主,但是在尾部傳火孔這部分卻是要比較精密一些的生產,沒有工業化的話,連一顆迫擊炮彈生產都是問題。

    作為軍工產業來說,迫擊炮彈的生產難度遠比一顆子彈要少的多,很快李義就讓機器人在生產線各就各位。

    先要做的就是把鋼材融化後澆築到模具李一體成型整個炮彈彈體,冷卻後是由下一個機器人進行進一步精密加工,安裝發射藥和底火,接著進入到下一個工序,對彈體進行打磨加工。

    進入到第四道工序後就是往彈體內裝填炸藥,李義讓機器人一共製造出10枚炮彈,分別是裝填的tnt炸藥,黑索金炸藥和黑火藥以及鎂粉和火藥混合物四種。

    李義經過係統灌輸,對炮彈的生產和裝填的炸藥填充物很熟悉,裝填完後,就需要最後一步,生產炮彈引信。

    可以說整顆迫擊炮彈,技術含量最高的部分就是這個引信,引信李義直接決定生產機械觸發引信,這個最常用,生產起來也比較簡單。

    觸發引信主要一共由29個零件組成,其中有保險裝置,火帽,彈簧,擊針和雷管這五部分為引信的核心裝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