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事走向517年的年底的時候,邊城戰事吃緊。

緊接著一道政令頒布,開始征兵了。各處人心惶惶,但是又沒有辦法,國家有難,子民避無可避,隻能硬著頭皮上。保護國家,保護家,保護家人。

幸好之前有政令,參與修建城牆的可以不去打仗。畢竟這是邊城,不能修城牆找人家,打仗還找人家,這薅羊毛不能逮著一隻羊薅吧。

雖然不用去參與打仗,但是周邊的百姓也沒有很高興,畢竟上戰場的是人子人夫啊,這要是有啥事,一個家庭就散了啊。

隨著荒州國那邊迎進騎雲國公主,荒州國正式加入戰爭。戰爭更是慘烈了,穀風難以抵抗兩個聯手。

邊城周邊的城池搬家的更多了,能走的都走了。

九龍村能搬走的也有幾戶。留下的人更加團結,每天的巡邏,一刻不敢鬆懈。

隨著邊城接連損失幾員大將,穀風國這邊在苦苦支撐,前線大將也直接喊心腹讓邊城後邊的鎮子快搬走。這也是皇帝私下交代的,都是朝廷的子民,能保護一個是一個。

隨著讓撤走的消息傳過來,各鎮各村全部動起來了,快的一天就打包走人了,慢的也在想著該去哪裏。

所有人能帶走的全部打包帶走,不能帶走的全部藏起來,以後回來還能用得上,雖然這個以後不知道還有沒有。

更多的是一個村子一起走,這樣在路上也有個照應。

九龍村也是這樣打算的,所以村長召開幾次村民大會之後,就大概商量了一下出發時間、路線以及路上注意事項等。

青風之前也已經辭了鎮上巡查員的工作,一個是最近不安全,家裏人擔心,第二個是江靈懷孕了,這時候更加需要照顧。也是防止孕婦多思,成天擔心丈夫的安全。

此時,童家那邊也派人送信過來,詢問是否搬家到京城,童家能夠幫忙安排。

湯家兩家經過商量之後,拒絕了,決定和村裏人一起走,去南邊,那邊雨水豐沛,並且那邊靠近南豐國,兩國一直交好,而且南豐國上任的皇後是穀風國人,沒有戰事擔心。

村裏緊張打包的時候,湯富趕著牛車,後麵跟著一輛馬車,兩輛牛車進村了。

這幸好是湯富帶著,不然在村口要好一番拉扯呢,現在村裏巡邏隊很是謹慎,一般人不允許進村的。

巡邏隊一看是蔣晗,很是恭敬,“蔣少爺,是您啊,你這是......”

“我們跟著女婿搬過來了,以後還要給村裏人添麻煩呢”蔣遷出來拱手道。

“這話說的,歡迎啊”“就是,蔣爺能過來我們村,那是我們的榮幸啊”“就是,多了幫手啊”.......

幾人到了湯富家那邊,一番解釋,原來是鎮上搬走的人更多,鏢局裏的鏢師也全部走了,就剩家裏人,最近鎮子上不太平,渾水摸魚的人特別多,蔣家不勝其擾。

再說要是搬遷,還是跟著人多一起走比較安全。於是商量了一下,就同意了湯富的意見,搬到村裏住,到時候直接跟著村裏人一起走。

湯富跟村長一說,村長十分的願意,這蔣家父子,那是大人物啊,對於村裏安全也是多一份保障。

村長將蔣家人安排在祠堂後麵的公屋那邊,暫時住幾天。

最高興應該是湯圓和瑞兒,因為能和最愛的姐姐(弟弟)每天在一起了。

湯圓吧嗒吧嗒的去找瑞兒玩,瑞兒呢,幹脆除了睡覺,其餘時間全部在湯家,那小日子,可比在鎮上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