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家那邊因為這次救人事件,算是得了一個善緣,童家人想過善舉可能會有回報,但是事情的發展卻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這邊已經是深秋,一直是幹冷幹冷的,因為去修城牆的人還沒回來,再加上每天一波又一波的找人大軍,有的還客氣,有的卻是凶神惡煞的,搞的大家更是不敢輕易出門。

“唉,這也不知道是怎麽了,一天天的也不知道哪來那麽多人,見麵就問問問”大楊氏和胡氏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

“你看是不是這個”胡氏找出一個小鞋樣子,“是啊,也不知道找的是什麽人,這村裏啊貨郎啊收山貨的也是一波又一波”

村裏人也都覺得這有錢人花樣是又多又少,你說來一個兩個的,問這問那就算了,那東西價格都不對,這一看就是找人的,找人就光明正大的找吧,還非得扮成貨郎啊、收山貨的啊,還有投奔親戚的。

關鍵是你說你也扮的像點啊,就這麽大個地,貨郎一天來五六個,隔天來了一個收山貨的,別說接下來全是收山貨的,村裏人跟看景一樣。

京中某宅子裏“主子,咱們的人跟過去了,放心跟的緊緊的”“嗯,不錯,老大慣是個蔫壞的,說什麽不知道,咱們的人跟著他就對了”“是,主子,你就放心吧,咱們保證跟他步調一致”…………

另一處宅子,“讓你們的人跟緊老三,他這種小聰明最多,跟著他的人,會有意外收獲的”“是,主子,我們已經安排人了”

此類對話各處上演,所以套路都一樣。

村裏人表示來的貨郎多,這也是有好處的,因某次一大娘抱怨“你的東西怎麽貴啊,前麵的小哥可是便宜不少呢”

這貨郎一聽,那還得了,不行,不能輸給他,降價,立馬降價。胭脂水粉,煙絲煙葉,統一降價,給大爺大娘樂的,全圍過來了,七嘴八舌的。

後麵的一看,好家夥,這打聽消息靠的啥,不就是人氣多,話題多嘛。跟風,降價。

湯圓站在家門口,看著被大爺大娘圍起來的貨郎,著急的直跺腳,唉呀,擠不進去,我要吃糖,我要買瓜糖。

“家裏那麽多好吃的,你幹嘛每次還去買啊,買的那些東西也沒見你吃多少,都是爺爺奶奶吃的”

“我不買怎麽知道什麽味道呢,他們都在一起說好吃,我都不知道啥味道,再說家裏的那些,他們都不知道。”湯圓晃著小腦袋吧啦吧啦的說,“家裏買的那些,他們都沒有,我要吃他們一樣的”

清婉聽此,雖然很無奈,但是也沒辦法。家裏買的那都是鎮上的糕點,村裏一般人家哪裏舍得買來當零嘴吃啊。

不過也可以理解,不論大人小孩,想融入一個圈子,就得有共同話題。

“有了,姐姐,你看是那個大哥哥呢”湯圓指著還在村口那邊磨磨蹭蹭的另一個貨郎。

湯圓拉著清婉走了過去“大哥哥,你今天也降價嗎,前麵大哥哥降價,我都沒買呢”

清婉滿頭黑線,她覺得湯圓越來越來人精了。

貨郎聽著她的話,也是一陣無語,你那是沒買?你那是沒擠進去吧。不過說沒買也的確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