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蘿和大楊氏也拿著飯菜過來了,看著自家人正在喝綠豆湯,大楊氏對胡氏表達了感謝,並也迅速的拿出飯菜,和湯山家的擺在一起,兩家人拚在一起,吃起飯來。

“青風好久沒回來了吧,”湯山一邊吃飯一邊問。

“是啊,快半個月了,上次準備回來,結果說衙門有事,也不知道是什麽事,估計也快回來了”湯海一算時間,發現大孫子是很久沒回來了。

想到大孫子,湯山就是一股驕傲之色,對於大孫子他還是很驕傲的,大孫子靠自己的努力在衙門裏弄了個實習捕快的職位,然後分配到鎮上的巡查點上班,不僅名聲好聽,算是半個公家人,而且離家還近,很不錯。

話說這個實習捕快,其實就是安全巡查員,不算是實習捕快,隻是老百姓對於衙門、官府天生的敬畏,他們習慣的稱呼巡查員叫做實習捕快。其實有表現優異的巡查員的確會被提升為實習捕快甚至是捕快的。曾經有個巡查員在巡查的時候抓住一個敵國奸細,就被直接破格提升為捕快了。

在鎮子設巡查點,河西縣還是頭一份,據說縣太爺好像是一書生提出來的,主要是河西縣的特殊地理位置,為防止外敵入侵,免得消息不互通,平頭百姓一時不能招架,特在每個鎮子設置巡查點,負責安全巡查。

此計策一經提出實施,不僅得到了百姓的一致好評,其一,增加了職位,很多半大小子也吃上公家飯了,其二,這邊靠近邊境,有人巡查總歸安全點。這事更是得到朝臣的讚許,經由皇上親自過問,已經在各省府實行。

因為稻米還沒有完全成熟,也不是搶收的時候,所以眾人沒有那麽拚,幹活不像以前搶收,沒命的幹,現在中午最熱的時候,大家地少的選擇回家吃飯,地多的或是離家遠的,還是在地裏吃飯,然後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聊天,或者找個樹蔭就休息一會。

就這樣慢慢的收割著稻子,終於差不多都收完了,各家曬幹稻子,上稱一稱,每個人的心情都不好了,唉.....日子可咋過啊。

於是很多人都去問村長,到時候真的能發救濟糧嗎,就這點收成,到時候還要交稅,哪裏夠哦,明年還不知道是個啥光景。

村長心裏也沒底,這收成這麽差,到時候用這個糧食交稅不知道行不行,如果不行還得拿出存糧,或者去買,唉。

“我明天再去鎮上巡查點問問,上次記錄官說縣太爺將發救濟糧的請求上報了,往年也是有這先例的,按道理就是走流程,應該是會很快發救濟糧的啊”村長抽一口旱煙說道。

每個巡查點都會陪幾名實習捕快,也就是安全巡查員,再陪一名記錄官,平時有什麽事,縣衙也會及時的讓記錄官進行下達。

眾人沒有忐忑很久,因為第二天在鎮上做實習捕快的青風就回來了,並且帶回來一個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