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風514年,夏日午後,蟬聲陣陣,給這份炎熱增添了幾分煩躁。

不論是遠處的山峰,還是近處的河岸,蔫塌塌的無一不在訴說著這難熬的夏日。

自從去年開始,不論是夏季還是冬季,雨雪均減少了,年後春天下了幾場雨之後,就再也沒下過雨。

“這鬼天氣,再不下雨,今年田裏的莊稼一顆也收不上來了”雖然天氣炎熱難耐,但是隨處可見勤勞的人們一趟趟的挑水澆地,那已經不是河水了,隻能算是泥水,隻有河裏幾個大坑窪裏還有點水,從前急流奔馳的地方,現在隻剩下裸露的河床......

就在農人們準備結束勞作,準備去村尾頭取水的時候,村裏丁保山6歲的兒子丁燦急吼吼的跑向村中間的曬穀場。

對著遠處的農田喊道“阿富叔,有成叔,青玉和湯錢打起來了“一群人優哉遊哉的往回走,丁燦緊接著追加一句“湯圓又被欺負了”

隻見此話一出,一個30出頭的漢子拔腿就朝著祠堂方向跑,後麵一個戴著草帽,纏著袖套的婦人緊接著跟上,速度絲毫不慢。

丁燦看著湯圓的爹娘過去了,也就放心了。在一群人裏找到自己的爹爹,跑過去用瘦小的手牽起他的大手,跟著大部隊去小水潭取水。

此時另外一個中年漢子和一個身材魁梧的婦人也反應過來跟著跑過去。

村裏河流的上遊,原來的村頭現在叫村尾頭的位置,有一個大一點的小水潭,此處被村長劃為村裏飲用水,所以四周被紮上籬笆,隻有一個小門可以打開依次取水,平時小門上關上的,隻有在規定時間才能取水。

由於此處背靠大山,且位於村裏祠堂的後麵,有大樹遮陰,此處較其他地方涼快很多,所以村裏人都會打發家裏的孩子來這邊乘涼順便排隊等著取水。

也是因為這邊比較安全,這邊距離現在的村頭大路比較遠,沒有亂七八糟的過路人和車,據說九龍鎮上和隔壁五嶽鎮最近有丟小孩的,所以一般孩子都集中在祠堂這邊的村尾頭。

為什麽叫村尾頭呢,一開始九龍村人建房子都是依山沿河往下建造,祠堂自然也是建在山腳下的,這邊自然就是叫做村頭,但是後來九龍鎮修建了一條大路直通隔壁五嶽鎮,而這條大路修建在原來村尾那邊,人們漸漸的喊靠近大路的村尾叫做村頭,為了區分,原來的村頭就叫做村尾頭。

此時有人問”燦燦,村尾頭那邊今天又有熱鬧看啊“

燦燦眨巴著大眼睛,”不是熱鬧,是尚錢又欺負人,湯圓妹妹又被欺負了,唉,要是我再厲害點,就不會打不過湯成了“

眾人看著丁燦瘦小的身體,也是無奈,現如今收成不好,各家日子都不好過,對於沒有女主人的丁保山家來說,日子更加艱難。

不過想到那個湯家的湯圓,每個人都想到一句”養的真好“,白白胖胖的,還特別的幹淨,有禮貌,見人就喊爺爺奶奶伯伯嬸娘的,是個懂事的。

此時村長從村頭那邊過來,眾人忙說”村長,村尾頭那邊尚有成又惹事了“,村長一聽立馬皺眉,想到那對不省心的父母,拔腿就往那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