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舉人自幼家境貧寒,六歲喪父後,便與母親孤苦相依。

    母親是一位勤勞質樸的婦人,她靠著給人縫補、漿洗,含辛茹苦地將兒子送進了學堂。

    孫舉人深知母親的艱辛,在學堂裏發奮讀書,渴望有朝一日能憑借自己的才學,讓母親過上幸福的生活。

    他沒有辜負母親的期望,十歲時便考取了童生資格,十五歲那年,更是在院試中取得了第二名的佳績,成為了一名秀才。

    成績優異的廩生,每年都能從官府獲得四兩補貼銀子。家中的生活也因此得到了改善,不再像從前那樣淒苦。

    然而,看著逐漸衰老、身體每況愈下的母親,孫舉人心如刀絞。他毅然決定放棄參加鄉試,因為他不忍心繼續做一個不孝之子,否則他將一生都受到良心的譴責。

    但最後,老母親以死相逼,他才背起行囊,帶著母親四處借來的盤纏,前往府城。可他萬萬沒有想到,這次的離開,竟讓他永遠地失去了母親。

    等他快馬加鞭趕回時,母親早已在鄉鄰的幫助下入土多日。

    原來,母親早已病入膏肓,可兒子寒窗苦讀十餘載,就差這最後一步了。無論如何,她也要讓兒子去參加鄉試,這樣她也好對亡夫有個交代。

    這些話,都是孫舉人後來從街坊鄰居那裏得知的。

    他懊悔不已,為何自己如此粗心,沒有察覺到母親病重的跡象?若是能早些發現,或許母親就不會離他而去。

    他在母親的墳前痛哭流涕了三天三夜,直至昏迷不醒。幸虧有村民上山發現,將他背回了家。沒想到他醒來後,不顧一切地帶上工具,又上山去了。

    沒過多久,孫母墳旁便矗立起一間茅草屋,孫舉人感慨道:母親為我操勞半生,我當在此守孝三年,以報母恩。

    就連專程敲鑼打鼓前來送喜報的人,也被亭長代為打發走了。

    孫舉人這一住,便是三年。期間口糧,多是他於墳地四周開墾荒地的收獲,飲則山泉水。

    待孝期滿後,他下山回家,卻見耳房已坍塌半邊,所幸正房雖有裂痕,尚可居住。

    孫舉人下山的消息不脛而走,眾人紛紛登門拜訪,或贈宅子,或贈女子,或贈金銀珠寶。然而,他一概婉拒。

    因為母親曾告誡他,為官應清正廉明,萬不可貪圖小利,以免誤了終生。他謹遵母訓,對眾人的好意一笑置之,將他們一一送出家門。

    孫舉人稍作收拾,便繼續挑燈夜讀,以慰母親的在天之靈。可惜,接連三年的會試,他都名落孫山,不由心灰意冷。

    雖說還有六年一次的“大挑”,但入選者多被派往極為偏遠的貧瘠之地。朝廷俸祿能否按時發放尚難定論,且偏遠地區民風彪悍,他恐客死他鄉。如此這般,倒不如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安穩度日。

    至於開堂授課,他從未考慮過,他更喜歡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

    每個舉人名下可有一百至二百畝免稅田,單此一項,便足以維持生計,豈不美哉?

    他雖不教書育人,但閑來無事,也會幫人代寫家書、墓誌銘、族譜、對聯等,賺些散碎銀子。

    第二年,在街坊鄰居的苦口婆心勸說下,孫舉人迎娶了一位溫婉賢淑的女子為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