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叔回過神來,臉色微微一紅,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輕聲說道:“東家,其實我覺得這個地方真的挺不錯的,隻是可惜了這些柴。”他的目光中流露出一絲惋惜,仿佛對這些柴木有著特殊的情感。

    陳家旺聽了宋叔的話,不禁感到有些驚訝。他原本以為宋叔看中了什麽稀世珍寶,沒想到竟然是這些普通的幹柴。

    他笑著說:“我還當是什麽好東西,吸引了宋叔的目光,原來你是看上了這裏的幹柴啊!”

    陳家旺的語氣中帶著一絲調侃,但更多的是對宋叔的樸實和勤勞的讚賞。

    同時心中暗自感慨,宋家夫婦真是勤勞持家的典範。他們不僅悉心照料田裏的莊稼,將家中收拾得井井有條,而且還善於利用閑暇時間。

    閑暇之餘,他們不是上山撿柴,就是下河割草。家中的柴垛堆積如山,少說也夠燒兩年了。

    每逢大雨過後,兩人還會不辭辛苦地上山撿菌子。

    每次采到新鮮的菌子,宋叔次日清晨必定會給小溪捎去一些,仿佛那是他們之間無需言說的約定。

    每每想起這些,陳家旺便會暗自慶幸當初的自己沒有看走眼,買下了他們一家,就像在沙礫中發現了珍珠。

    如今,村裏的大事小情都無需他過多費心,這讓他感到無比的愜意。

    他深知,這一切都離不開宋家夫婦的默默耕耘。他們用自己的勤勞與善良,為這個家帶來了溫馨與寧靜。

    陳家旺心中滿是感激,他打定主意要悉心培養大壯,如果有朝一日搬去縣城,便將鋪子放心地交給他打理。

    “東家,您有所不知,我這輩子沒啥特別的喜好,唯獨對拾幹柴情有獨鍾。家中的幹柴越多,我心裏就越安穩。”

    宋叔依依不舍地望著茶樹周圍的幹柴,然後才跟隨陳家旺朝著來時的方向走去。

    “是嗎?這是為何?”陳家旺活了這麽大,聽過有人喜歡古董,有人喜歡金銀財寶,也有人喜歡漂亮姑娘,卻從未聽聞有人對幹柴如此癡迷,他的眼中不由流露出好奇的神色。

    “這還得從我兒時的遭遇說起,那時我寄人籬下,住在大伯家。大伯對我雖好,但大伯母和幾個堂兄弟卻視我如草芥,把我當奴才一樣使喚……”

    說著,宋叔或許是想起了那些痛苦的回憶,竟然淚如雨下,這讓陳家旺心裏很不是滋味,一時間也不知該如何安慰這個命運多舛的人。

    聽完宋叔的成長經曆,陳家旺才深刻理解他為何將微不足道的幹柴視若珍寶。

    原來,自幼寄人籬下的宋叔,雖寄居在大伯家,卻沒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間。他隻能棲身於四處漏風的柴房,蓋著大伯娘棄之如敝履的被子,其保暖效果不言而喻。

    每逢寒冬,他便會凍得瑟瑟發抖,不停地摩擦雙手,妄圖讓近乎凍僵的身體獲得些許溫暖。

    而大伯一家則安睡在密不透風、有火炕的正房。為此,大伯沒少與大伯娘爭執,但都以失敗收場,隻因大伯生性憨厚,而大伯娘卻是出了名的潑辣婆娘。

    大伯唯一能做的,便是趁其他人不在家時,悄悄給他送些食物。然而,不久後此事便敗露了,從此他徹底過上了饑寒交迫的生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