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叔停下了手中的動作,全神貫注地聆聽著,然後點了點頭,感慨地說道:“確實是楊婆子,真不知道是哪位好心人替天行道,把她給收拾了,真是大快人心啊!”

    聽到楊婆子的慘叫聲,宋嬸心中湧起一陣暢快。她憤憤不平地說:“可不是嘛,楊婆子就是個欺軟怕硬的家夥,隻會欺負我們這樣的老實人。”

    夫婦倆一邊幹活,一邊閑聊著,小院裏彌漫著一種寧靜而祥和的氛圍。

    就在宋叔準備坐下磨鐮刀,打算去村外割草時,大門外傳來了熟悉的驢叫聲。

    宋叔心中一喜,不用猜就知道是東家回來了。他趕忙放下手中的磨刀石,起身快步朝著院外走去。

    陳家旺手握住韁繩,剛準備下車去開院門,就看到宋叔已經搶先一步,從院裏走了出來。

    宋叔的臉上洋溢著慈祥的笑容,仿佛在迎接陳家旺的歸來。他輕聲說道:“東家,您回來了?”聲音中透露出一絲欣喜。

    陳家旺微笑著點點頭,回答道:“嗯!剛才碰到楊婆子,聊了一會兒,不然早就到家了。”他一邊說著,一邊將韁繩交給宋叔,然後跟在宋叔身後,走進了院子。

    小院依舊是那麽寧靜,和離開時沒有太大的區別。

    唯一不同的是,雜物間門口又多了幾個木籠。

    這些木籠一看就知道是宋叔後來打的,工藝精湛,比自己打的結實耐用得多。陳家旺不禁心中一暖,對宋叔的手藝暗自讚歎。

    搬到鎮上後,每日的生活忙碌而充實。隻有在上床後,他和小溪才能躺在一起,聊聊天,分享彼此的心情。

    他們時常懷念在村中度過的那些日子,雖然也不清閑,但看著兔子和竹鼠越來越多,兩頭豬也像氣吹一樣快速成長,內心充滿了滿足感和成就感。那種簡單而快樂的生活,讓他們倍感幸福。

    然而,鎮上的百姓與莊戶人家有所不同。他們的心思更為複雜,更善於心計,相處起來並不容易。

    開門做生意,每天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其中偶爾會有一些挑三揀四的食客,不是嫌棄菜淡了,就是抱怨肉放少了。

    每當遇到這種情況,他們兩人就會覺得還是在村裏的日子更加舒心自在。

    “東家,您是遇到楊婆子了嗎?”宋叔非常了解楊婆子對東家的恨意,聽到陳家旺的話,他轉頭看向陳家旺,關切地問道。

    “是啊!她還詛咒我這輩子都發不了大財呢!”陳家旺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一副不在意的神情,輕描淡寫地說道。

    “這楊婆子的嘴可真毒啊!她欺負我們也就算了,怎麽還能這樣詛咒東家您呢!”宋叔憤憤不平地說道,“孩子他娘,下次再碰到楊婆子,你可別客氣,給我狠狠地懟回去。”

    陳家旺聽到這話,心裏總覺得有些不太對勁。他琢磨了一會兒,突然間恍然大悟,“宋叔,你的意思是楊婆子經常找你們的麻煩嗎?”

    以前之所以沒對陳家旺講,是因為宋家夫婦覺得自己能解決的事,就如那輕而易舉便能吹走的蒲公英一般,盡量不給東家添麻煩。

    但既然東家問起,宋叔便也沒有隱瞞,如竹筒倒豆子般,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一道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