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我怎麽瞧見陳掌櫃和趙大山被官差帶走了,是發生什麽事了嗎?”

    韓氏把食盒放到桌子上,就對正在貨架前收拾書籍的吳掌櫃說道。

    聽到熟悉的聲音,吳掌櫃把書籍擺放好,就邁步來到桌前,倒了杯茶水一飲而盡,這才開口,“嗯!確實出了點事情,聽說昨日去陳兄鋪子鬧事的人,是受餛飩鋪趙掌櫃指使。”

    “啊!我沒聽錯吧!雖然咱與趙掌櫃接觸不多,但感覺他人品應該沒問題啊!”

    韓氏十分震驚的看向吳掌櫃,有些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人都有兩麵性,沒涉及到自己利益時,根本就看不出一個人的好壞,說實話,就連你相公我都沒有想到,趙掌櫃竟是這樣的人。”

    雖然昨天自己沒有去陳家小鋪,但卻從其它店主口中得知了事情的整個經過。

    當聽到,幾個小混混打算以假死訛詐錢財,毀壞鋪子名聲時,吳掌櫃心中特別氣憤。

    他心想:小夫妻倆來鎮上開鋪子不容易,在那些腦滿腸肥的有錢人眼中,一百多兩,或許不算什麽,但對於在土裏刨食的百姓來說,那無疑是筆天文數字。

    不知他們是如何省吃儉用,才攢夠了買鋪子的銀兩。若是他們的計謀沒有被識破,那小夫妻倆就隻能自認倒黴,不但要賠銀子,估計鋪子也無法再繼續開下去。

    畢竟大家都忌諱與死人有關的東西,更何況人還是吃了鋪裏的飯菜才死的。

    “還好咱家鋪子生意一般般,不然我真擔心,哪日也會有人在背後算計我們。”

    以前韓氏還嫌鋪子裏生意不夠好,每月也就五六兩的進賬,現在想想,做人應該知足常樂,一年五六十兩的收入,其實已經不少了,足夠養活他們一家老小,是她太貪心了,老想著再多賺點。

    有了陳家鋪子這個現成的例子,韓氏突然覺得,隻要能繼續維持現狀就不錯,這樣也不用擔心惹人眼紅,招人陷害。

    “俗話說得好,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你窮時,人人瞧不起,就連親戚都恨不得躲著你走,但當你發達了,七大姑八大姨,三姑六婆,全跑來套近乎,隻為占便宜,生意也是如此,太好了,定然招人眼紅。”

    吳掌櫃長歎一聲,有感而發,隨後便打開食盒,取出裏麵還溫熱的飯菜,坐在桌前大口吃了起來。

    “可不是嘛!”韓氏深有同感地點點頭。

    “不過,那陳掌櫃和趙大山被官差帶走後,會怎麽樣啊?”韓氏有些擔憂地問道。

    “應該會關上幾天,罰些銀子了事。”吳掌櫃猜測道。

    “希望如此吧!”韓氏祈禱著。

    吳掌櫃吃完飯後,像往常一樣開門做生意。隻是經曆了這件事後,他們更加小心謹慎了。

    而鋪子裏的小溪,直到鋪子關門打烊,也沒有等到那抹熟悉的身影。

    雖說他們是受害的一方,但這還是相公第一次出遠門,小溪難免有些不放心。

    而此時被她惦記的陳家旺,也同樣在想著鎮上鋪子的事。

    從外麵走進來的李捕快,看到桌上的飯菜並沒有動,開口問道:“陳掌櫃,怎麽沒吃?可是飯菜不合胃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