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小寶應該能過關吧!”

    望著不遠處的兒子,陳家興不免有些擔心。

    “放心吧!小寶那麽聰明,肯定沒問題。”

    其實陳家旺心裏也沒底,但看到大哥緊張的手心全是汗,隻好先安慰於他。

    就連村中先生都誇侄兒是個讀書的好苗子,他相信夫子這關一定能過,不禁開始在心中祈禱。

    大概一盞茶的工夫,夫子就與小寶重新回到石桌前。

    “小寶很聰明,你們可以給他準備筆墨紙硯了。”

    難得遇到如此聰慧的孩子,孫夫子的臉上始終掛著一抹笑意。

    “夫子的意思是……我兒子可以進私塾讀書了?”

    起初陳家興還沒有反應過來,直到弟弟給他使眼色,這才明白其中之意。

    “是的,這個學生我收下了,不過相信你們也聽說過我的為人,若是怕孩子吃苦,不妨在考慮考慮。”孫秀才一臉滿意之色。

    陳家興連忙搖頭,“不用考慮,我們相信您,以後孩子就拜托給您了。”

    雖然夫子答應侄兒入私塾讀書,但最重要的事還沒有問。

    “孫夫子,不知這束脩怎麽收?”

    此言一出,陳家興立馬拍了下額頭,他怎麽隻顧高興,把這麽重要的事都給忘了。

    “半年交一次,每次四兩銀子,筆墨紙硯自備。”孫秀才淡淡的說道。

    陳家旺一聽,也不算貴,吳掌櫃可是對他說,另外幾家私塾的夫子,至少收五兩銀子半年。

    那個賈舉人更誇張,一年的束脩竟要十二兩,但偏偏有人不嫌貴,把孩子送去他那裏。

    半年四兩,一年就是八兩,這還沒有算上筆墨紙硯的花銷。

    全算下來,光是兒子讀書這一項,一年大概就得十一二兩。

    如今他去鎮上擺攤,每個月的收入也不過才二三兩,天呐!辛苦忙碌一年,賺點銀子,全給私塾送去了,想到這些,陳家興不禁皺了下眉頭。

    “好,那不知我侄兒幾時才可以過來讀書?”

    大哥那一臉肉疼的表情,實在是太明顯了,估計這會喊他也未必會回神。

    “若是你們今日把束脩交了,明日就可以送小寶過來讀書。”

    一年八兩銀子,對於他這種家境好的人來講,或許不算多,但對於普通老百姓,卻是兩年的收入。

    所以孫秀才特別理解孩子父親的心情,並沒有因此露出輕視的神色。

    得知今日付銀子,明日侄兒就可以入學,陳家旺直接從懷中掏出一個五兩的銀錠,放在了石桌之上。

    “小弟,怎麽能讓你出束脩呢!銀子我這裏有。”

    回過神的陳家興,直接把銀錠推回弟弟麵前,從自己懷中拿出四兩碎銀,遞給了孫秀才。

    “孫夫子,這是半年的束脩,您收好。”

    這還是孫秀才,第一次遇到感情如此之好的親兄弟。

    雖然兩人身上的穿著看似普通,但他們身上難能可貴的兄弟情,卻令人羨慕不已。

    在他的印象中鄉下人大多自私自利,哪怕是親兄弟,也會因為爭奪那點少得可憐的田地,而大打出手,老死不相往來。

    並不是他瞧不起鄉下人,而是他的那幫鄉下親戚皆是如此。

    原來並不是所有鄉下人都那般斤斤計較。

    “好,那我就收下了,回頭你們給明遠準備好讀書之物,明日就送過來吧!”孫秀才語氣溫和的說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