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隨爹,他們優秀當然離不開我的功勞了。”

    陳父才不計較老婆子說啥呢!依舊一副笑嗬嗬的模樣。

    “這要是三個孩子都搬去鎮上,你嘴巴還不得咧到腦後去啊!”

    隨後陳母便沒有理會一旁的老頭子,而是在想,也不知大兒媳吃飯了沒,孩子鬧沒鬧,雞豬是否喂了。

    如果那幾頭豬喂好,賣的銀子,足夠她們一家的開銷。

    到家一瞧,大兒媳果然還沒有吃飯,正抱著孩子在哄,不過雞豬這些倒是喂完了。

    陳母放下東西,趕忙把孩子接了過去。

    大嫂這才鬆了一口氣,終於能歇一會了。

    心裏卻在想,這小崽子也不知是不是來討債的,也太難伺候了。

    小叔子家那對雙生子合起來,好像都沒他一個鬧人。

    “爹娘,你們咋這麽快就回來了?怎麽沒多坐一會?”

    公婆難得去鎮上一次,張氏已經做好與小兒子對戰一天的準備,沒想到老兩口這麽快就回來了。

    “你一個人在家,爹娘不放心,本打算坐一會就回來,但小弟和弟妹不同意,非讓吃完飯再走,不然早就到家了。”

    給老黃牛添完草料的陳家興,直接把話茬接了過去。

    想到公婆因為擔心自己,估計飯都沒吃好,張氏內心特別感動。

    “還沒吃飯吧!孩子我來哄,你趕緊去吃飯。”

    夏季酷熱難耐,一般情況下,家中都是做水飯的時候多。

    每次做高粱米飯,陳母都會帶出兩頓飯的量,這樣既省時,又可以免去煙熏火燎。

    天氣炎熱,就算什麽也不做,還會順臉淌汗,更何況是在廚房裏燒火做飯了。

    若不是有現成的飯菜,陳母就直接去給兒媳做了。

    也不會留在房內幫忙照看小孫子了。

    當看到那壇酒,還有兩件外衣時,張氏內心更是感慨頗多。

    村中其他人家分出去的兒子,大多每年給兩袋糧,或是二百個銅板。

    她家這兩個小叔子卻不同,每人二兩孝敬銀子不說,平時還買吃買穿。

    兩人的孝敬銀兩都趕上別人家一年的收成了。

    哪像娘家那個不爭氣的小弟弟,隻知道伸手朝爹娘要銀子,如今倒好,把自己送進了大牢。

    公婆沒回來前,張氏還不覺腹中饑餓,這會竟咕咕叫了起來,還是填飽肚子要緊,隨後就直奔廚房。

    “相公,牌匾什麽時候做好?”

    小溪把帶來的衣衫,一件件放入櫃子中,隨後抬眸看向陳家旺。

    既然已經搬來鎮上了,自然是鋪子越早開張越好。

    如今有桃紅幫忙照看兩個孩子,自己也能全身心投入到鋪子中,想想小溪就開心。

    這兩年每天圍著孩子們轉,實在是太沒意思了,她還是喜歡忙忙碌碌的生活。

    “明日就可,等我割完茅草直接過去取回來。”

    陳家旺正準備出去打聽一下,哪個屠夫口碑最好,賣肉從不缺斤少兩。

    開鋪子,首先最不能缺的就是穩定貨源,必須得找個講誠信的人。

    不然哪日有人花高價買下貨,他直接給賣了,那豈不是麻煩。

    “這麽快,還以為得在等上兩日呢!”

    聞言小溪瞬間開心不已,如今隻差去哪家買下貨,沒定下來了。

    若是確定下來,牌匾一掛,就可以開張了。

    兩人又聊了一會,陳家旺抬頭看了眼天色,距離吃晚飯還早著呢!

    索性換了件幹淨的外衣,打算去那幾個屠夫家瞧瞧。

    雖然楊大娘回來講,北街這個姓劉的屠夫瞧著人品不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