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外還沒有離開的王悅悅,把母子倆的對話聽了個一清二楚。

    氣得她轉身就離開了孫家,往鎮上榮華街那邊走去。

    在那邊居住的都是有錢人,她隻要想辦法進去,哪怕是丫鬟身份,日後也有機會接觸到老爺公子,然後……

    王悅悅幻想著做上少奶奶,對著一群下人趾高氣昂的場景,不禁笑出了聲。

    路過的百姓紛紛在想,這個女人怕不是腦子出了問題吧!不然怎會自己笑起來沒完。

    而王悅悅走後沒一會,孫家的院門再次響起,老五還以為又是王悅悅那個討厭的女人,便沒有動,一心在旁逗孩子開心。

    如果不是孫母想自己起身去開門,估計老五會任由門就這麽敲下去。

    老五一邊開門一邊沒好氣的說:“不是說了,讓你不要再來打擾我的生活嗎?”

    劉小草指了指自己,“孫大哥,你是在說我嗎?”

    望著門口長相溫柔的女子,老五立馬換了一副麵孔,“是小草啊!都是誤會,我沒有說你,而是再說一個討厭的人,我把你當成了她所以……”

    “孫大哥,這是我娘做的桂花糕,讓我給你和嬸子還有孩子送來一些。”小草說完就把籃子遞了過去。

    “替我謝謝劉大娘,以後不用再送東西了,街坊鄰裏住著,幫這點忙並不算什麽。”

    老五不喜歡欠任何人,他覺得自己隻是幫了個小忙,不值得劉家人這般感激。

    劉家與孫家隻隔了一條巷子,平日裏兩個老人家,碰到也都會打個招呼,坐下聊聊家常,雖然算不上很熟,但也不陌生。

    前些時日,老五下工回來,剛好看到劉家小孫子,從路旁的小樹上一腳登禿,馬上就要摔下來,跑上前接了一把,這才幸免於難。

    孩子回去後就把這件事情與家人講了,自那以後劉家無論做啥好東西,都會給孫家送來一份。

    說是為了表達感激之情,其實裏麵還有另一層意思,就是想與孫母做兒女親家。

    原來劉家的小女兒,成親三年卻遲遲沒有懷孕,著急抱孫子的老兩口就攛掇兒子和離。

    兒子也是個孝子,覺得很對不起爹娘,就順從他們的意思,寫下了和離書,並把劉小草送回了娘家。

    沒有身孕確實是自己的問題,劉小草被送回娘家後,不哭也不鬧。

    而是包攬了所有家務,甚至還抽出時間去哥嫂的攤上幫忙,全家人都很心疼她,並勸她再尋個好人家。

    但都被劉小草拒絕了,她覺得自己一個不能生養的人,又有哪個男人願意娶,與其去給人做後娘,不如自己攢點銀子,將來養老用。

    從此劉小草除了幫家人做事,閑暇之餘還會去繡房接繡活,每個月也能攢下百十文。

    一晃女兒也回來幾個月了,劉家人不忍女兒(妹妹)一個人孤獨終老,就再次動了幫她尋個婆家的心思。

    老五的變化左鄰右舍都看在眼中,如果是換成從前,劉家人絕不會考慮把他納入女婿的人選。

    但如今卻不同,小夥子不但找了份活計養家糊口,還徹底斷了與那些小混混的往來。

    孫家已經有一個娃了,估計也不會在意女兒能不能生。

    怎麽想,怎麽覺得兩人甚是般配,便時不時的給女兒製造機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