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瞧您這麽高興,陳家給的紅封應該不少吧!”

    郭大娘剛把銅板串好,大兒媳葉氏就笑吟吟的走了進來。

    “還好,也才一百五十文。”兩個兒媳都很孝順,郭大娘也不怕葉氏知道。

    “天呐!這麽多,有錢人就是不一樣,出手竟然這麽大方。”葉氏雙眼亮晶晶的盯著婆婆手中的銅板。

    郭大娘也不傻,見大兒媳遲遲不走,就知她有事情要講,“可還有事?”

    “其實也沒啥大事了,就是我想……我想……”想到自己要說的事情,葉氏一時竟不知該如何開口,畢竟家中日子也才剛剛有些起色。

    “有什麽話就說,為何如此吞吞吐吐,你是知道我平生最討厭不幹脆的人。”

    見葉氏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在聯想自己剛從陳家回來,兒媳就找了過來,郭大娘便猜測她要說的事情應該與銀錢有關。

    葉氏見婆婆都這麽講了,那也就沒什麽好猶豫的了,便一股腦把她的來意說了出來。

    “送文兒去學堂這事,我不是沒有想過,但如今日子剛好過那麽一點點,平兒與安兒他們做買賣也需要銀子周轉,要不再等上一年吧!”

    得知大兒媳想送大孫子去學堂,郭大娘沉默了好一會才開口。

    不是她不同意孫子去讀書,而是二兩銀子的束脩,對於他們家來說,並不是一筆小數目,這還沒有算上筆墨紙硯的費用。

    況且小兒子家的孩子,也到了讀書的年齡,為了不有失公允,勢必也要一起送去。

    一個孩子都負擔不起,更何況是兩個孩子呢!

    郭大娘就想等家中積蓄多點,再送兩個孫子去學堂讀書。

    “娘,咱們家的條件我也知道,但文兒兩個小夥伴都去了學堂,他便鬧著也想去,我也是沒有辦法。”

    葉氏從小特別崇拜讀書人,甚至還悄悄喜歡過村中的窮書生,出嫁後便把希望都給予在了兒子身上,以前日子不好過,她不敢想這事,但如今日子一點點好了起來,心思便活絡起來。

    “我也想家中出個讀書人,但按我們家如今的狀況來說,根本就供不起兩個孩子讀書。”

    郭大娘理解兒媳有此想法,哪個當娘的不希望自己孩子有出息。

    “娘,怎麽是兩個孩子呢!”葉氏對婆婆說的話有些不解。

    郭大娘看了葉氏一眼,“你是不是忘了,東哥也七歲了。”

    葉氏這才明白婆婆口中的兩個孩子是怎麽回事。

    是啊!小叔子家的孩子也七歲了,如果把兩個孩子都送去,家中確實供不起。

    “你也不要再說了,就這麽決定了,來年兩個孩子一起送去。”

    郭大娘知道這麽說葉氏定會不高興,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雖然葉氏有些不甘心,但想到平日裏與妯娌關係還不錯,如果因為這件事兩人鬧不和,自家相公夾在中間也為難。

    反正八歲進學堂也晚了,也不在乎多晚一年。

    “好,那就聽娘的,明年與小叔家的東哥一起去學堂。”

    既然改變不了婆婆的決定,那就順從好了,隻要她不反對送兒子去讀書,葉氏就已經挺知足了。

    婆媳倆又聊了幾句,葉氏就推門離開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