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家田小雅是一天也不想待下去了,趁著小弟成親,她與相公說了自己的想法,表示如果你想留下來,繼續給公婆當孝子,她並不攔著,但會把兒子帶走,以後再也不會回這個家,從此一別兩寬。

    趙雲生雖然孝順但並不傻,他清楚的知道自從妹妹回來以後,妻子受了多少委,一個是生養自己的爹娘,一個是要相伴一生的妻子。

    夾在爹娘與媳婦中間他也很不好受,但他又無能為力,因為爹娘如今像變了個人一樣,滿心滿眼都是那個不省心的妹妹,還有那兩個隻知道吃的外甥。

    每次家中做好吃的,都進了那兩個孩子口中,兒子隻是吃了一小塊肉渣,都會被爹娘與妹妹訓斥,說他不懂得讓著弟弟。

    為此兒子不知哭了多少次,並嚷嚷著要趕姑姑母子三人離開,爹娘聽後不但沒有一絲心疼孫子,反而說房子是他們老兩口建的,要走也是自己一家三口離開,以後也不指望趙雲生給他們養老。

    開始趙雲生對爹娘的話也並沒有在意,可是他發現最近爹娘越來越無視他們一家三口,這不得不讓他重新思考爹娘那句不指他養老的話。

    此時聽到妻子竟然因為此事要與自己和離,立馬就坐不住了。

    妹妹這麽多年不聯係,親情早已經淡了,還有爹娘說的話與做的事,實在令他失望,想也沒想便脫口而出,願意聽從田小雅的建議。

    原來在小姑子回來後,田小雅就預料到會有這麽一天,但萬萬沒想到回來得這麽快,可見這個小姑子功不可沒。

    家中一直是公婆當家做主,雖有銀兩都在他們老倆口手中,估計這這幾個月的胡吃海喝,花的也差不多了,如果在繼續待下去。

    隻會淪為這個家中賺錢的奴隸,想到這些就氣憤不已,思來想去她決定這次回娘家,就直接不回來了,家中一共有三塊地皮,如今兩個弟弟接連成親,已經占用了兩塊建房。

    她打算用這麽多年悄悄攢下的私房錢,與爹娘買下最後那塊地皮建房,以後就住在蓮花村,再也不回去了。

    原來田小雅嫁人後,有幸遇到了一位繡藝特別好的孤寡老人,傳了她一手好女工。

    聽村裏人說這位老人,原是大戶人家專門做衣裳的丫鬟,到了成親的年紀,被主家許配給了府中小廝,起初生活倒也和和美美。

    直到相公與孩子接連去世,中年喪夫喪子的老人家深受打擊,身體大不如前。

    主家便給了她一些銀兩,把她趕出了府,老人家不大就被爹娘賣給了人牙子,幾經輾轉才被賣到劉府,如今也不知去哪裏落腳,最後也不知聽誰說,項家村的村長人特別好,肯定能收留她,這才來到村中落了戶。

    雖然身體大不如前,但刺繡手藝還是可以養活她自己,便寄居在村外的茅草房,靠賣繡品為生,機緣巧合下,田小雅幫過一次老人家。

    為了感激她的幫助,也覺得她是個心地善良的人,老人便把吃飯的手藝傳授給了田小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