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頭,聰明。”中年男子舉起大拇指誇讚道。

    聽到男子的誇獎,小溪反而不好意的紅了臉頰,人家都把話說到這份上了,就差把酸筍直接說出口了,要是再猜不出來那得笨成啥樣啊!

    經過交談得知大叔姓周,是早年家鄉發大水,逃荒過來這邊的,現居住府城,開有兩家雜貨鋪,一家布莊。

    周掌櫃介紹完自己,隨後又給小兩口講述了逃荒路上發生的事情。

    大水發的突然,並沒有來得及挖出家中銀兩,逃荒路上缺衣少穿,路過村莊大家就進去討食,走到荒郊野嶺,隻能進山去打獵,村民本就是地地道道的莊稼漢,根本就沒有那打獵的手藝,但為了活下去也隻能硬著頭皮上。

    有很多村民也因此喪生虎口,他爹也傷的不輕,右腿活生生被野獸咬去一塊肉,逃荒人群中並沒有正經郎中,隻有一個能看些簡單病症的土郎中,為了避免傷口化膿,上山采了一些草藥嚼碎,敷在了他爹的腿上,這才撿回來一條命。

    因祖上傳下來不少田地,他家在村中也算小富之家,他爹還讀了幾年書,後來接連三次都未考中秀才,索性回到村中開了一家學堂。

    他娘是鎮上一個老秀才的女兒,從小在家中就備受寵愛,十指不沾陽春水,隻因對他爹一見鍾情,便不顧家人反對,毅然決然嫁給了他。

    成親後兩人倒也琴瑟和鳴恩愛有加,他爹更是把她娘寵成了公主,也正因為如此,他爹受傷以後,兄妹幾個過上了朝不保夕的生活。

    沒有人出去找食物,他們隻能在林子外圍挖草根度日。

    草根又怎麽能填飽肚子呢!隻能說是勉強度命,就這樣年齡最小且身體最單薄的周掌櫃病倒了。

    這可嚇壞了他娘,找來土郎中把過脈後,原來是被餓到了極限,怕是活不過三日,隨後就起身離開了。

    他娘抱著周掌櫃失聲痛哭,恨自己無能,不能出去給孩子們尋吃食,不然也不會把兒子害成這個樣子。

    一個大娘看到痛哭流涕的周母,想起了去世不久的小孫子,不忍見到生離死別,本著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的觀念,偷偷把身上為數不多的酸筍,遞給了周母一塊,示意她嚼碎給孩子放入口中。

    至於為何大娘偷偷的給,而不是光明正大,不敢唄!逃荒路上這麽多人,如果被別人發現自己有吃食,那就危險了,輕則隻是東西被搶,重則有可能丟了命,要是一大家子人倒是不怕了,但大娘隻有一個人,還是小心使得萬年船。

    就是每次吃酸筍,她也都是躲在角落裏,不易被人發現的地方。

    也正是大娘的這塊酸筍,把周大叔從鬼門關拉了回來,撿了一條命,經過此事之後,她娘也開始學著其他村民,上山挖野菜,尋找水源鳥蛋,雖然依舊食不果腹,但最起碼比靠草根度命強上不少。

    直到逃荒來到蘭陵縣,在朝廷的安排下,落戶在了芙蓉鎮,重新給他們分了耕田,從此結束了顛沛流離的生活。

    周掌櫃從小就對經商情有獨鍾,十三歲就開始走街串巷做貨郎,經年日久家中也攢下了不少銀錢,娶妻生子後,夫妻倆一起在鎮上開了家雜貨鋪子,收入倒也樂觀,足夠一家人日常花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