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揚州往淮安的路上,有一段走的是高郵湖。

    高郵湖雖然比太湖小些,卻也是煙波浩渺,而且因為所處位置不同,別有一番風光。

    船行平穩,天氣又好,也沒了什麽官府查船的麻煩,謝清便讓人在三層平台上擺放了茶桌,帶著謝玉堂上來邀了江文絢江秋雨喝茶聊天,又讓人放了一些椅子上去,讓小平安和小滿在平台上玩。

    柳娘和胡杏兒坐在一旁,一邊做著針線活,一邊盯著那兩小的。

    李春風則是去到廚房,做了一些茶點和甜心送上去,然後在旁邊坐著,一邊聽著江文絢江秋雨和謝清謝玉堂聊天說話,一邊手中繡著她的繡品。

    正是春光好時節,春風徐徐,蕩起了微波漣漣。

    如此好景,江文絢和江秋雨也放開了心情,隨意聊起了一些詩詞歌賦,看到湖邊農人忙碌的身影,也會說起一些農田庶務。

    那些詩詞歌賦謝清是聽不懂,但是農田他懂,四人話題隨意,居然聊得很是愜意。

    到得下午,淩老頭抓了謝玉堂下去練功,謝清也自去休息,江文絢便和江秋雨在平台上看景看書,對對詩賦講講策論。

    從揚州到淮安的這幾日,便這樣輕鬆愜意而過。

    淮安也是大城,而且是文人士子薈聚之地。

    這裏還有一個極為有名的書院,建院五百年,出了無數名臣大儒的臨川書院。

    船停靠進碼頭,聽聞臨川書院這幾天正好是開院講學,也就是書院對外開放,不是臨川書院的學子也可以進去聽講和辯論,不等江文絢出聲,謝清便道,要在淮安停留四天,讓江文絢帶著謝玉堂一起去學院聽講學。

    而且,他都先行派劉福去學院繳納臨時入院費用了。

    江文絢聽說臨川學院開院講課的是薑老先生,完全不跟謝清客氣了,帶著江秋雨謝玉堂便往學院去了。

    在學院住了三個晚上,待了整整四天。

    而江文絢他們走後,李春風跟著謝清逛了一整天的淮安鋪子。

    這揚州的鋪子跟江南的鋪子還能感覺到一些相同之處,淮安的鋪子變化就大了。

    不說鋪子的裝潢布置,就賣的貨品便有很多不同。

    比如糧鋪,這邊的糧鋪雖然也賣米,但是別的麥粟等物占的比重更大,還有專門賣各種豆類的貨架。

    再比如布店,許是因為氣候的問題,這邊賣的厚實布料要比江南多,還有專門的櫃子賣皮毛等物,而布料的顏色也跟江南不同,江南的布料顏色鮮豔靚麗,一些高端的綾羅綢緞都有層染或者是暗紋,一匹鋪出來,好似彩霞滿屋,這邊的就要沉穩很多,便是素色,瞅著都比謝家織坊出來的暗了幾個度。

    謝清心裏是有想著在京城開店的,所以帶著李春風頭一天是專門挑著布店和糧店看,次日,才讓劉虎陪著李春風自己去看。

    李春風便去逛了一些果品蜜餞店鋪還有繡莊。

    揚州刺繡天下聞名,淮安的繡莊裏很多從揚州來的繡品。

    那些繡品,小到手帕荷包,大到八扇繡屏,琳琳琅琅,多達上百種。

    就那種可以放在桌上當擺設的小繡屏,便有各種尺寸,花樣繡法也不盡相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