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夫又說,“高僧能掐會算,又有一手好醫術,誰家生了重病也不等人請,高僧便會上門診治,還不收半分診金,隻要一方補衣碎布頭,廟裏的小和尚都是高僧撿來的,就用那些碎布頭給孩子做百家衣穿,一個個都強健的很呢,有時候高僧還讓那些小和尚下山來幫老人婦人挑水種地做粗活,隻要一碗白飯……”

    提起皈依的事跡,馬夫溜溜說了一路,直到回到秦府,馬夫還沒說完。

    秦歌對皈依大師倒是起了些興趣,叫馬夫繞城一圈,又叫初桃給馬夫倒了杯水。

    “你們貴人的水都甜絲絲的好喝。”

    “你若喜歡,待會給你包些帶回去。”

    “貴人你要想聽,我跟你說三天三夜都說不完,皈依大師可是活佛啊。”

    “隻挑些有趣的說來聽。”

    “話說這皈依大師跟貴人府上還有些淵源呢。”

    這皈依大師是二十年前才來的,那時皈依還不是和尚,一個英俊又富有的年輕人突然出現在長華引起不少人的注意。好幾家的姑娘都讓爹娘去跟皈依提親,但是皈依都一一婉拒了。他常年穿著件青綠袍子,也不知做些什麽生意,忙忙碌碌的。

    這樣的事延續了好些年,皈依突然成親了,娶的不是別人,正是秦府的姑奶奶秦晁。這位秦晁女公子是二嫁,先頭的丈夫隨當時的明國公出征戰死了,秦晁便回了秦家,尋了一處農莊孤身生活,生活倒也還自給自足。村裏偶有老人生病或是孩童無錢進學,秦晁便會讓自己的使女送錢送藥,村裏的人都很敬重她。

    秦晁和皈依是如何相識相知的流傳著好些版本,有人說是皈依口渴經過秦晁的農莊討了一碗水,郎才女貌,一見傾心,也有人說,秦晁是皈依的老主顧了,常常見皈依駕著大車到秦晁的莊子送貨,也有說皈依是秦晁的客人,皈依駕著車去莊子收獲,無論是什麽版本,後邊的故事都是兩人一見傾心,便匆匆成親了,皈依靜悄悄搬進了秦晁的莊子裏,兩個人和和美美地過起自己的小日子。

    夫妻和樂過了兩年,秦晁難產,連著孩子一同去了。皈依大悲大慟,瘋癲了數月。還是秦晁的使女堅持守在床畔,延請名醫,悉心照料。

    皈依病愈後,連說三聲“我悟了!”便自己動手除去了三千青絲,在山頂修了一座不大不小的禪院,自此開始苦修。

    又是十年過去,皈依到一小兒家中,兩貼藥下去,那小兒就恢複了健康,而在此之前,這家人連棺木都備好了。自此,皈依大師一鳴驚人,眾人這才注意到山頂多了一座禪院,隻有皈依大師和幾個垂髫孩童。

    “倒也算個傳奇。”秦歌歎了一聲,命轉向歸家。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