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悲嗎?可悲!可憐嗎?可憐!有尊嚴嗎?沒有!

可是他們隻想吃上一頓飽飯,有錯嗎?是因為太懶?每天起早貪黑的那幾塊地,都快用鋤頭鋤出火星子了,可是一年就長出來那一點糧食,本來都不太夠吃了,還要交上去一部分。

是因為不會變通?走出去啊,走出去不僅能活命說不定還能掙上大錢呢!很多人一輩子連縣城都沒有去過,大字不識一個,不僅這一個村窮,放眼望去,這個村,這個大隊,這個縣,甚至這個省都是窮的。要是有一條活路誰會願意待在這裏等死呢?

聽完這些話,澤洋屠一誠王彤李發他們都沉默了下來,本來還剩下一些魚頭和魚尾,也在張勤講述的過程中都給吃的幹幹淨淨,是的啊!粒粒皆辛苦,誰知盤中餐,應該沒有人比河南人更懂其中的道理吧!特別是在老一輩的心中,物資匱乏的時代,所養成的那些陋習,他們也想改掉,可是那些記憶已經刻在了骨髓裏,是餓怕了,窮怕了!

總是有人嘲笑,你們人窮還生那麽多的孩子,那豈不是會更窮,可是作為一個農業大省,那時的種地,除了靠人力,還能靠什麽呢?收割機?那時誰家有一隻幫忙拉東西的驢車就已經羨慕幾個村了。生孩子能分到更多的田地,有更多的田地就可以種更多的麥子,有了更多的麥子,就需要更多人來幹活,但是更多人幹活,吃飯的人就會越多,所以即便家中的土地多了,麥子多了,但是人也多了,但是有些人就會說,這不是惡性循環,隻會越過越窮嗎?

一點多畝地不僅可以養活一張嘴,一年下來還能富裕出來一點,老實本分的種地人這樣算,是傻嗎?

現在的河南人遍布世界各地,成了中國的吉普賽人,在世界各地的任何地方,都可以遇到河南人,大多數人都是老實本分靠自己辛勤的雙手,在各行各業種出豐收的“麥子”。

但也不乏有些人投機倒把,想靠著鑽漏子的方式“種地”,可是在養育自然萬物十幾億年的土地上,這片大地從來不會欺騙萬物,也不會被萬物欺騙,所以揠苗助長的種地方式,最終隻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此時外麵還是挺熱,澤洋便建議坐在張勤經常坐著乘涼的垂柳下,這樣就可以等太陽再下去一點,然後再去四處轉轉。

幾人便點頭答應,不過他們還是搶先拿起盤子跑到廚房去洗了,畢竟那麽好吃的魚都是張勤做的,他們怎麽好意思再讓張勤把他們吃完的碗筷給刷了呢,所以幾人讓張勤坐在沙發上好好休息,他們幾人就分工,把廚房的鍋碗瓢盆都給刷了一遍,就連地都給拖了的鋥光瓦亮的。

張勤坐在堂屋,歪著頭笑嗬嗬看著幾人幹的熱火朝天。

心中在想,如果這幾個小友,經常陪在自己的身邊,那豈不是每天都會很開心,不過這幾個小友也太能吃了,自己每天都要釣上來兩條大魚,這可不一定能保證,想到這裏,就不再想要讓他們長住在這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