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麵一時沉寂下來,旁邊本嘀嘀咕咕著汴京時興帕子首飾的幾個姑娘也麵麵相覷,不說話了。

其他人或有漠不關心等著看熱鬧的;或有拿著團扇半遮麵一言不發,生怕波及到自身的

當然,也有對這一番話倍感快意認同的,其中以勇毅侯府家的姑娘最甚。

不過任憑心裏怎麽百轉千回,大家明麵上都不怎麽想摻和進去。

畢竟一位是汴京新貴郡王府上的縣主,一位蘭溪大族出身、底蘊深厚的名門貴女,雖然後麵這一位一向跋扈,更讓人看不過眼。

但誰讓人家父親王大人有能耐,雖兩年前被攻訐出京,但明眼可見的簡在帝心、前途遠大,這當口上也不值得去爭口舌之利得罪人。

隻是看這位新打入汴京貴女圈的郡王府上的縣主怎麽應對了。

當然,目前這情況也因是今日請的大多是親朋故舊,真正頂尖的那部分人家要麽還在觀望,要麽要避嫌,因此大多隻是送了禮,並未到場,故今日來往的人家有超出盛、王兩家地位的倒是屈指可數了。

“這不是巧了,王家姑娘剛入京一年多,盛四妹妹家也剛回汴京不久,想來都算是圈子裏的新人了,一時沒搞清弄混也是有的。”這時李家姑娘出聲打了圓場,端莊大氣的麵上掛著得體的笑意。

隻是話鋒一轉“但我等身為後輩,也不好連長輩名諱也不清楚,到時候像魏國公家的寧二姑娘一樣,跑到人家宴會上卻認錯了人,就貽笑大方了。”說罷大家都善意的笑起來了。

寧家姑娘麽,汴京城裏有名的糊塗姑娘了,很是健忘,因此也鬧出了不少笑話,但總體為人不錯,倒也不傷大雅。

“要我說,兩位王家妹妹也該好好向四妹妹賠禮道歉,才算揭過這一遭了。”旁邊人聽罷也都紛紛附和李清素的話,看向王家兩位姑娘。

王若弗再是蠢笨也明白這一席話是給她們兩人台階下,感激的看了李姑娘一眼,

連忙起身賠禮“這番是我們不對,給盛姑娘賠禮了,若是下次盛姑娘有什麽事用的上我們姊妹二人的,絕不推辭。”

盛綺聽了這話未發一言,看著仍坐著未動的另一位,甚至將她對嫡妹這一番話的不屑神情盡收眼底,忽而輕笑了一聲

“王大姑娘真是客氣了,早就聽聞王大娘子品性高潔,年輕時親自隨夫上任,打理後方,不辭辛勞,可堪為閨閣女子典範。”

“王大姑娘身為唯一被王大娘子撫育在身邊之人,今日一見,倒是果真是如傳言般是知書達禮、賢良淑德的大家閨秀。”

其餘人聽了這一番巧妙的,同樣“指鹿為馬”,顛倒黑白的話都哄笑出聲。

名聲這東西麽,聽聽就罷了,換句話說,都是貴女圈裏麵待的,那些口口相傳在外的“佳名”,糊弄糊弄不混後宅茶會的男子罷了。日久天長的,誰還不知道誰啊。

王若弗聽了趕忙否認,說旁邊這位才是大姐姐,心裏倒是暗喜。

“你!你!……盛綺!你個小妾生養的……”王若與聽了氣的起身,捏著帕子的手,直指著盛綺開口要罵。

想她王若與,出身尊貴,自幼又得父母親獨一份的看重,到哪不是被捧著的,如今哪容得下一個妾生的低賤之人下她的臉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