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代什麽?”顧瑤看著於長林,反問道。

“皇上,我大越是禮儀之邦,如今皇上未下戰書,也未昭告天下,直接攻打南雲國,不論南雲國先前做了什麽,咱們這麽做都是不義呀。”

“哦!”

聽到這話,顧瑤再次站了起來,她在大殿上徘徊了幾步,隨即看著這位於大學士,大文豪,道:

“於長林,你這麽說,倒是提醒朕了,確實該下戰書。這樣……就由你親自執筆,寫一篇討賊檄文,公告天下,南雲國罪不可恕,我大越出兵討伐,是替天行道。另外你再寫一份戰書,送到南雲國國王手裏,替朕罵他,把他罵得狗血淋頭。”

於長林:……

於長林懵了,她沒想到自己說了一番話,得到了皇上這樣的回複。

他頓在原地,好一會都沒有接話。

顧瑤見對方不接旨,接著道:“怎麽,你寫不出來嗎?可朕記得你是我大越鼎鼎有名的大文豪,天下學子都在學你的文章,由你執筆,朕相信寫出來的檄文,定能說服天下人。”

“臣……”於長林尷尬,他看了看一旁的丞相李璟,見丞相示意後,他隻得跪下,道:

“臣領旨。”

顧瑤一笑,隨即又看向了其他蠢蠢欲動,想站出來的官員,道:“諸位想說什麽,朕猜得到,所謂先禮後兵嘛。但咱們禮了這麽多年 ,最後換來的是什麽,是賊人越發的張狂,越發的貪婪,最後甚至敢謀殺我朝廷的官員。”

“止戈為武,天下雖安,忘戰必危,以武止戈,方能定國安邦。這樣的道理需要朕來教導你們嘛?”

顧瑤接著道:“你們當中許多人,朕瞧著是讀書讀迂腐了,讀了滿肚子的聖賢書,最後連最基本的有怨報怨、有仇報仇的本能都沒有了。”

“再說,朕為什麽不光明正大的攻打南雲國,而要來一出聲東擊西,突然出擊。這叫以牙還牙,那南雲國也好,戎國也罷,他們哪次進犯我大越邊境,不是突然出擊的,怎麽到了咱們出手,就需要先禮後兵了?”

“如今大戰已經開打,朕在這明確的告訴你們,誰若再唱反戰的言論,就給朕脫了官服,滾出這承光殿。”

此話一出,百官們紛紛低下了頭。

就連剛剛站出來說話的張進和於長林也紛紛退到了隊伍當中。

顧瑤則在此看向了剛剛的那份奏報,心情也因為這份突然傳來的捷報而好了起來。

自從大軍出征後,她每日都在擔心邊境的戰況,如今總算是等到了好消息。

首戰告捷,這意味著他們之前製定的作戰計劃是正確可行的,打的就是對方沒有防備,出其不意,先發製人。

至於朝堂上這幫文臣,也正如楚淵所說,這些人就是一幫綏靖派,若和他們去商討什麽軍事計劃,那什麽計劃都出不了承光殿,這些人也會有無數個理由來說服她放棄戰爭,采用什麽和親之類的政策去維持當前的一個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