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皇上,嶽淩將軍的能力也是十分出眾的,他治軍嚴明,善於排兵布陣,精通各種陣法,八年前,曾率三萬軍,以十麵埋伏陣,殲滅了西南十萬叛軍,一戰成名。不過嶽將軍尚年輕,作戰經驗上與楚將軍比還是遠不足的,且他沒有指揮過十萬軍以上的正麵戰。所以也不能評做一等。”

“嗷……”

顧瑤點了點頭。

如此說來,這麽評也是公正的。

隻是這樣的話,這大越國的的將才也太少了。

“那除了楚將軍,就沒有人可指揮大型正麵攻防戰嗎?”

顧瑤想,這大越不可能隻靠一個楚淵啊,若真和戎國打起來,那就是幾十萬軍的大戰了。

“皇上,也不是沒有……”樞密使劉守良想了一下回道:“楊廣將軍也曾指揮過大戰,有充足的作戰經驗,但興起十七年,他因涼城防守戰戰敗,丟了涼城,而被先皇撤了大將軍職務,貶為了五品參將。”

顧瑤記得這位將軍,他原是西營的主帥,正是因為涼城失守,他被貶了,後來的嶽淩才成了西營的主帥。

不過勝敗乃兵家常事,也不能因為吃了一次敗仗,就完全否定這位將軍。

“樞密使,通知這位將軍近期進金吧,朕跟他聊聊。”

“另外這名單上的將軍們,朕都會抽空一一麵見。”

顧瑤平日裏見不到這些武將們,他們大多數不上朝,都在軍營裏練兵,處理軍務。

顧瑤對他們並不了解。

“臣遵旨。”劉守良看著眼前的帝王,有些意外皇上突然想要召見這些武將。

平日裏就連他這個樞密使都沒有太多機會見到皇上。

顧瑤又看了看後麵列舉的將軍們的資料,這些將軍們大多三十多歲,四十多歲,少數隻有二十六七歲,一些具備一定的領兵打仗的經驗,但能當大將軍的確實沒有。

顧瑤隨後又看向兵部尚書呈上來的資料,上麵寫著大越目前擁有一百二十萬兵力,其中騎兵十四萬(輕騎兵九萬,重騎兵五萬),長槍兵五十六萬,弓箭兵二十五萬,盾兵十萬,車兵六萬,其他雜役兵十五萬。

好龐大的數字,顧瑤不敢想象一個人口1.4億的國家有一百多萬兵力。

但顧瑤知道,雖然人數是這麽多,但作戰能力卻不行,過去高祖皇帝和文皇帝都是重文輕武的皇帝,武將們的待遇並不好,國家幾乎由文官集團在治理。士兵們很多是招募而來的,一些窮困潦倒的流民也混在其中,這些人是窮得沒飯吃了,出來當兵,在軍營裏混口飯吃。

所以所謂的百萬兵力可能還不如人家三十萬精兵。

看到這裏,顧瑤歎了口氣,想著自己要靠這樣一群士兵打回那半壁江山實在是太難了。

關鍵是,朝廷還得每年花費幾千兩銀子養著這龐大的百萬大軍。

冗官,冗兵,冗費。

跟大宋朝一個樣子,有過之而無不及。

冗官、冗費問題,她去年已經通過改革吏治,裁撤官員,合並衙門,大量減少蔭補入仕的人數,消減朝廷和皇宮裏的開支解決了一部分,但這冗兵問題,可是個更棘手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