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會持續了兩個時辰,下朝時已經是午時了。

官員們三三兩兩的從皇宮裏出來,有的直接回了衙門,有的則坐上馬車回家。

楊昌今日沒有回戶部衙門,而是進了老爹楊東庭的馬車裏。

父子倆同乘一輛馬車,一起回楊府。

“父親……”上了馬車後,楊昌看著父親淡然平靜地神色,似乎今日朝堂上發生的大事,並沒有影響到父親的心情。

“你怎麽不回戶部衙門?”楊東庭看著兒子。

他有三個兒子,但這個是唯一的嫡子,也是將來要承襲楊府爵位的兒子。

“兒子回去看看媳婦和小團子,用了午膳再去衙門也不遲。”楊昌回道。

他昨日做了父親,妻子給他生下了一個女兒,雖不是男孩,但這是他第一個孩子,他頭一次當父親,心裏還是歡喜的。

“對了,父親,您今日在朝堂上為何不說話?”楊昌有些疑惑。

父親身為禮部的尚書,按理說皇上作出這樣的決定,父親是該出來勸解的,但父親卻沒有說一句話。

楊東庭淡笑一聲,搖了搖手裏的折扇,道:“兒啊,當今皇上說一不二,父親說什麽都是無用的,所以父親又何必得罪丞相呢。”

以後是丞相坐朝理政,得罪了丞相他這個禮部尚書可就不好當了,再說,自己的兒子還隻是六品,若得罪丞相,兒子的前程可就沒了。

“那嶽父大人也是這麽想的吧。”楊昌此時想起了自己的嶽父蘇墨,嶽父今日也是一句話都不說。

楊東庭嗬嗬笑了,他伸手拍了拍兒子的肩膀,回道:“昌兒啊,還是太年輕了。你嶽父怎麽會站出來呢。他巴不得呢。”

“此話怎麽說?”論為官之道,楊昌覺得自己確實還是很稚嫩的,所以很多時候他願意多聽父親的教誨。

父親身為禮部尚書,為官二十多載,是深諳為官之道的

楊東庭掀開簾子,看了看外頭,然後回過頭來,道:“你嶽父今日怕是高興著呢,一來皇上將政事交給了丞相,皇上便可好好養身子,去生皇子。二來,李相年事已高,身子也不是太好,他能在相位上坐幾年呢,李相若退下來,將來的丞相之位又是誰呢。”

楊昌:……

楊昌看著父親,經父親一句話點醒。

“原來如此。”

“是啊,所以呢……咱們楊家就不要去趟這趟渾水了。父親不去,你更不要去。”楊東庭勸著兒子。

為官不易,很多時候一句話就可能得罪人。更何況在外人看來,他楊家如今和蘇家是一條船上的,就算他不站隊,外頭也是這麽認為的。

——

顧瑤回到了南書房。

外頭還有許多大臣求著要見自己,但顧瑤一個也沒讓他們進來,就連大將軍楚淵也沒見。

第一日,大臣們在昭和殿外求見,皇上不見。

第二日,大臣們則聯名上來了折子,上麵有上百名官員簽了名字,然而皇上也不回。

到第三日,昭和殿外終於安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