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蔭補人數大大消減,科舉取仕的人數卻增加了一半,考中舉人就可以入地方做官,如今全國幾十上百萬讀書人都擁護現在的皇上,一些文人墨客還給皇上寫詩詞文章歌功頌德。”

“齊兄,咱們是做臣子的,隻能和帝王一條心,隻要這個帝王不是荒淫無道的昏君,咱們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

李璟看得出來這位老兄是對當今的皇上有些不滿的,怕對方下次再和皇上起爭執,以致丟了官職,所以隻能語重心長,好言相勸。

齊永賢點了下頭。回道:“多謝丞相提醒。”

紫光祿大夫齊永賢沒有再說啥了。

此時此刻,他算是明白了,他眼前這位同窗已經完全是皇上的人。

他也明白為什麽如今的朝堂上反對的聲音越來越少。丞相是皇上的人,參知政事蘇墨是皇上的人,現在的禮部尚書楊東庭更是皇上讓幹什麽就幹什麽的奴才,其他六部尚書,戶部,刑部的尚書都是新官上任,對皇上那是感恩戴德,阿諛奉承。

而手握軍政大權的楚太傅,對如今這位皇上的所作所為也是縱容,完全不管。

就現在的情況,這位女皇上還真是想幹什麽就能幹什麽。

到今日,他也明白了,為什麽自己坐不到丞相的位置,而李璟可以。

他的這位同窗可真是心機城府極深的丞相,對不一樣的帝王,有不一樣的態度,不一樣的做事方法,沒有原則,完全是帝王的心腹。

至於現在的這位不滿二十歲的女皇上,看著荒荒唐唐的,但心機和計謀卻深得很。

也不知她用了什麽方法,讓朝中這麽多重臣忠於她,為她所用。

馬車一路駛到了相府。

下了車後,兩位年過半百的老人喝茶下棋去了。

——

皇宮裏,顧瑤正在和工部和禮部的官員討論明日的龍舟賽。

而此時的她,並不知道祥和宮內發生了什麽。

祥和宮裏十分安靜,安靜到連打掃的宮女都看不到。

自從和當今的皇上顧瑤鬧得不愉快後,太後趙佩蓉便極少走出自己的宮殿。

她平日裏吃齋念佛,幾乎日日在宮裏。

今日趙佩蓉遣走了自己宮裏的幾位宮人,讓他們去內務府辦事。

然後她叫了自己的心腹李嬤嬤進了寢宮。

“說吧,現在是什麽情況?”不穿華服,不施粉黛,此時的太後宛如一個民間的婦人。

李嬤嬤看了看外麵,確認沒有人偷聽後,小聲在太後的耳旁說道:“太後娘娘,龍舟賽明日就開賽,皇上確認不會出席,也不會觀賽。不過以從皇上以往的所作所為看,皇上明日肯定會出宮,去看熱鬧。估計又是男扮女裝,裝成老百姓。她已經好幾次這樣了。”

趙佩蓉聽到這話後,微微挑起了鳳眉,眼中隱隱露出了一絲殺意。

她將手裏的茶杯放在了一旁,小聲道:“好,明日叫蘭翠和東榮好好盯著昭和宮,隻要確認顧瑤出宮了,你便走永巷小門出去,去我上次交代你的地方,通知趙啟,讓他派人即刻動手,殺了顧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