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午時,越來越多的人到了文經樓,一些人更是將榜單看了一遍又一遍。

劉大娘子也在這裏瞧了許久,她是來找女婿的,所以從一甲第一個名字開始看起,她不僅要看名次還要看對應的學子後麵相關祖宗三代的情況,這意味著學子們的家世家底。

但是讓她有些鬱悶的是,這一次的榜單很奇怪,一甲十名學子祖上竟然都是務農的,都是寒門出來的學子,沒有一個有好的家世。後麵倒是有一些官宦子弟,但都在二三甲榜單上。

這時有人認出了這位蘇家大娘子。

“喲,劉大娘子也在呀?”中山伯爵府的黎夫人一眼認出了這位蘇府的當家主母。

沒想到被人認出來了,劉芸有點尷尬。

她笑了笑,回道:“來湊個熱鬧。”

黎夫人嗬嗬笑了一聲,對方來幹什麽的,她自然猜得到。還不是和自己一樣,來選女婿的。

於是她笑著問到:“劉大娘子可曾見過那榜單上的林家兩兄弟?”

黎夫人到了這裏後一眼就看到了榜單上的林氏兄弟,林祁和林澈,兩兄弟一個第二名,一個第四名,都是難得的人才。

她就是要找個這樣的女婿。當今朝廷大大削減了蔭補入仕的名額,哪怕是伯爵府,以後也每十年也隻能蔭補一人入仕,她的兒孫們將來都得考科舉才能做官。為此,她不得不找這種金榜題名的進士做女婿,以後家裏和這種清流人家,書香門第結了親,說不定也能出幾個進士。

“沒有啊,沒見到榜單上的林家兄弟。”劉大娘子實話回道。

她也注意到了這兩兄弟的名字,兩兄弟同時上榜,這種事情以前隻在她蘇家發生過,六年前,琦兒和潛兒同時上榜,蘇家別提有多榮耀了。不過琦兒和潛兒當時都沒考到這麽好的名次。

人群中,還有人在找榜單上的林家兄弟。

雖然榜單上沒有注明學子們的婚姻情況,但大家都能大概判斷出哪些是有家室的,哪些是未娶妻的。

大多數學子都會選擇第一次科舉考試後成婚,因為若一次登科,可以以新科進士的身份結到更好的姻緣。若是第一次不中,才會成家,這樣也不耽誤了成家立業。

所以榜單上年紀小的,二十歲左右的多數未成家。

——

皇宮裏。

顧瑤召見了本次科舉考試的主考官翰林院大學士於長林,副考官翰林院學士張清源,以及另外三位判卷官。

顧瑤看著他們,眼角帶著淡淡的笑意,說道:“眾位愛卿辛苦了,本次科舉會試十分成功,你們為朝廷選了不少人才呀。”

顧瑤記得往前的科舉會試,錄取的人數多為一百到兩百人,多的時候也隻有兩百多人,但這一次足足錄取了三百八十六名學子。

是曆屆科舉考試錄取人數之最。

“皇上,是您出了道好題目,才發現了這麽多優秀的人才。”張清源回道。

這一次的春闈會試,算是曆來最成功的一次。

“好啊,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際,能湧現出這麽多人才,朕很高興,你們幾位都有賞,不過接下來還有殿試,幾位還要辛苦幾天。”顧瑤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