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上安靜了一會兒,不一會兒,楊東庭又站了出來,說道:“皇上,臣推薦參知政事蘇大人作為主考。負責出題和判卷。”

“朕會親自出題,不用你們出題。”顧瑤回道。

她知道大越之前科舉考試的會試的題目都是丞相或者翰林院的官員出的,文皇帝和高祖皇帝都沒有出過會試題,高祖皇帝更是文章都不會寫。

“那就更好了。皇上,蘇大人才學八鬥,作為主考判卷定能選出最優秀的文章。”

顧瑤眨了眨眼睛,她發現這蘇家自從把女兒嫁到了楊家後,這楊東庭和蘇墨的關係變得比以前親近了許多。

“啟稟皇上。”

很快又有人站出來了,是翰林院承旨齊翰,他說道:“臣推薦於長林於大人主考,於大人詩詞文章皆是一絕,他出的文集,一進書坊就被學子們搶售一空。在大越許多讀書人都稱於大人為於長仙,拜讀他的文章。”

顧瑤沒有立即回答,而是仔細想了一下。

在科舉考試中,主考官極其重要,因為他會決定判卷的標準,甚至他會有自己的喜好,有的主考官喜歡華麗的文章,有的喜歡論證分明的文章。

最終閱卷時,決定取哪些文章的是主考官。

顧瑤覺得這樣似乎不太好。

現代的語文考試作文閱卷老師們是有一定評判標準的,所以相對比較公平。但是科舉考試閱卷可沒有標準。

而科舉考試時許多考生會根據主考官的行文風格決定自己寫出什麽樣的文章。

華夏古代就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朕先不定主考官,你們當中有誰想當主考、副主考,判卷官的,將你們的近年來寫的文章選個一兩篇好的送到南書房來,朕看了你們的文章再決定。”

顧瑤說完,下麵的百官們懵了,一個個的你看著我看著你,不太明白皇上的意思,。

“皇上,恕臣愚笨,臣實在不明白皇上的意思。”翰林院承旨齊翰一臉不知所以得看著大殿上的帝王。

顧瑤見臣子們好像都沒聽懂,於是又解釋道:“朕的意思是,需要看過你們的文章,了解你們文風喜好再決定。”

下頭的大臣們沒有再推薦主考了。

顧瑤隨後又說道:“禮部自明日起,做好考試前的準備工作,仔細檢查貢院,確保每一間號舍符合考試的要求,再做好監考人員安排,另外今年的會試,不允許在出現貢院缺水或者提供給考生喝的水不幹淨的情況,朕更不允許出現興起七年貢院大火,因貢院大門不開,數百名考生喪命考場的事故。”

“朕在這裏跟你們說清楚,若考場出現走火的情況,貢院大門打開,立即疏散考生,考試可以再安排重考,沒有什麽比人命更重要。”

“另外今年考場內安排五名太醫值守,若有學子突發情況,暈倒的,生病不能繼續考試的,由太醫檢查後,允許其離開貢院就醫。朕不想看到考場出人命。”

顧瑤說完,禮部的官員紛紛站出來領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