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朝會。

百官們準時進入承光殿。

而今日金鑾殿上的帝王戴龍鳳珠翠冠、穿紅色大袖衣,衣上加霞帔,紅羅長裙,紅褙子,首服特髻上加龍鳳飾,衣繡有織金龍紋。

這一身衣裳華貴無比。

百官們已經習慣了女皇上穿非龍袍樣式的衣裳。剛開始他們還提議女皇像男子一樣穿傳統明黃色龍袍,但女皇並不願意。

後來他們都不再議論皇上的著裝。

顧瑤坐在龍椅上,她麵前是一堆的奏本。

她三日前讓百官們針對當前冗官冗費的問題上書諫言,他們每人都交了作業,不過大多都說的廢話。

她從裏麵抽出了其中一本,然後看向下麵恭恭敬敬站著的文武百官,頓了頓後,她說道:

“諸位的奏本朕都看了,你們不愧是十年寒窗苦讀出來的讀書人,一個個都會引經據典,奏本寫得條條是道,一些人還像寫文章一樣寫的花團錦簇。朕讀你們的奏本,讀了足足兩個晚上,但是有用的很少。”

“當然也有實事求是,提出針對性建議的。”

顧瑤隨即將手裏的奏本遞給了一旁的女官周玲。

“這是吏部尚書蘇大人寫的本子,來……讀出來,大家聽一下。”

女官開始讀奏本,下麵的百官們一個個都低著頭認真聆聽,然而聽著聽著,一些官吏的臉色變了,有的始低頭議論。

奏本內容不長,不過千字。

讀完之後,顧瑤看到了大臣們的一個個都不再沉著冷靜了,而是開始議論。

一些人看向了吏部尚書蘇墨,眼中隱隱有一絲憤怒,甚至恨意。

顧瑤:“有什麽想法直接說,別在下麵議論。”

顧瑤就知道這些人站不住了。

過了一會兒,曾在高祖時官至中書令,後加封太保的吳國公走到了殿前。

這位老臣並沒有跪下,而是微微鞠了個禮,便看向了站在後麵一動不動的吏部尚書。

見對方不敢和自己對視後,他又看向坐在大殿上的女皇,嚴肅道:

“皇上,吏部尚書蘇墨其心可誅。皇上初登地位,本應施行仁政,大赦天下,使君臣一心,護我大越朝局穩定,百姓安居樂業。其卻上折子建議皇上大範圍革職官吏,取消已存在幾百上千年的蔭補入仕製度,甚至還建議皇上裁撤衙門,取消部分官職。其用心之險惡,昭然若揭。”

顧瑤眉頭微微挑了起來,她看著這位年近六旬的老臣。

沒想到這折子讀出來,年輕的官吏還沒跳出來,這老的卻先站不住了。

顧瑤就這麽看著他,不回話。

很快,又有一位官員站出來了。

這次是禦史中丞範思進。

範大人站到了吳國公的身旁,同樣嚴肅地說道:“啟稟皇上,臣剛剛認真聽了女官讀的蘇大人的折子,臣以為蘇大人知皇上想要解決當前冗官冗費的問題,便急功近利,投皇上所好,給皇上出些昏招。皇上若采取了蘇大人的建議,那麽結果必然使得我大越官員人人自危,不管是科舉入仕還是蔭補入仕,都是按照朝廷的製度出仕的,怎可說罷免就罷免。若真要罷了三萬人,這朝廷都要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