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福生肚子裏有貨,最擅長的是寫民族風格的鄉土小說,對農村的人情世故研究尤其透徹,對土家族的風俗吃得非常透。

    曹睿幾乎是三天之內把他所有的小說都讀了,讀書讀得想吐,他想如果自己上高中那會兒有這麽刻苦,現在肯定也不是基層公務員了,考個清華北大啥的,就算要從政起點也要高很多。

    可惜世界上沒有如果,人隻有經曆了摔打,四麵碰壁之後才會成長,才能成熟,等到成熟的時候,韶華不再了,曹睿現在幸運的是還有努力的機會,這一點比大多數人其實就要強很多。

    陳福生寫小說,曹睿也寫小說,他挑了幾篇小說給陳福生看,反正就是一點嘛,人不要臉天下無敵,曹睿講得很明白,找陳福生就是拜師學藝的。

    曹睿道:

    “陳老師,雍平能寫小說的人基本上都是和您差不多年齡,甚至比您年齡長的人,年輕一輩幾乎找不到搞文學的了!

    很多人都說現在是個經濟社會,搞文學沒有前景,應該說這是實事,是主要原因!但是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現在的教育功利性太強,我們這一輩在文字上麵的水平和造詣比不上你們前輩!

    不說文字造詣,就說寫字,現在有幾個年輕人會寫字的?鳳毛麟角了,這個時代充滿了浮躁,我現在寫點東西都是像擠牙膏一樣擠時間,真的難,又沒有老師指點,全靠自己摸索,迷茫的時候多!”

    曹睿頓了頓,繼續道:

    “反正陳老師,我認識您了!您的水平我也見識了,您的大作《小路》、《一個人的牧場》等等我都反複拜讀過,我自己也寫了一點東西,就厚顏請您指點!

    我知道傳統文學圈喜歡抬轎子,您不用抬我的轎子,有什麽問題您直接指出來,我感激不盡……”

    曹睿和陳福生通過這種方式接觸,陳福生在曹睿的稿子上圈圈點點,首先就批評曹睿在文字上麵可能都過不了關,倒著實真性情。

    換做一般人不一定能接受這種批評,但是曹睿身上沒有一般酸腐文人的嬌氣,他現在和陳福生接觸既是工作,他也把這個當成寶貴的學習機會。

    曹睿總覺得這個世界上很多人之所以停滯不前,很難進步,根本原因就在於不虛心,不願意承認自己比別人差。

    其實越是這種人,往往混得越差,越是人生的Loser,一個人要真正走向成功,首先要過的一關就是自我的革命,要非常冷靜清晰的對自己有認知和評判。

    既不能高估自己,也不能低估自己,對自己的優點要清楚,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要非常清醒,遇到了比自己強的人,不卑不亢,紮紮實實埋下頭學人家的所長。

    其實人學會低頭非常重要,低頭不丟人,丟人的是一輩子碌碌無為, 一輩子一事無成。

    曹睿全心身投入,進步很快,反正他記住淩峰的話,人如果隻幹一件事情就特別的簡單專注,就特別容易幹成。

    陳福生和曹睿喝酒的頻率漸漸提高,然後曹睿就開始陪他釣魚,這前後也就上十天的功夫。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