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去春來,轉眼就到了第二年,農場的奶牛也可以產奶了。

    這個時候的牛奶很珍貴,這些牛奶要被送到省城乳品加工廠,所以每天上午加工廠的卡車就會準時準點的進村。

    因為要擠奶,所以牛場又招收了不少人,雖然很辛苦,天不亮就上班,擠奶、喂牛、交奶,每天三次,但工分卻是相當的高。

    不僅可以拿滿工分,每天還有額外的補貼,不得不說奶牛場已經成了七排村的一大招牌。

    大隊部的兩間屋子年初的時候翻新重蓋了,現在煥然一新,寬敞的四間青磚大瓦房,紅彤彤的牆壁和窗戶透著積極向上的精神。

    屋內擺放著嶄新的辦公桌、幾把椅子以及一些文件櫃等必要的辦公設備,牆上掛滿了各種宣傳海報和標語。

    村幹部齊聚一屋,奶牛場的負責人曾國輝手中捧著一個小本子,上麵記錄著密密麻麻的數字和數據。

    他正在向大家匯報最新的經營情況,包括奶牛數量、產奶量以及銷售收入等。

    村幹部們圍坐在桌子旁,認真地聽著曾國輝的介紹。

    他們當中不乏有經驗豐富的老農,對農業生產和農村發展有著深刻的理解和豐富的經驗。

    雲富陽一邊聽著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當初建這個奶牛場他心裏也是沒底的,看到現在奶牛場的成功,他覺得之前的努力沒有白費。

    很多人都以為他是瞎貓碰上死耗子,但隻有他自己知道,在建立奶牛場之前,他經過深思熟慮並進行了充分的調研。

    他托朋友去省城奶製品加工廠打聽,自己也去親自了解過奶製品市場。

    他認為發展奶牛養殖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一方麵,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增強,對牛奶的需求量將會不斷增加;另一方麵,由於他們所在的地區土地肥沃,溫度適宜,適合種植飼料作物,為奶牛提供充足的食物來源。

    曾國輝報告完畢後,雲富陽先開口鼓勵了他一番,隨後說道:“農場已經擴建完畢,我已經和畜牧局的領導說好了,過兩天會在送三十頭奶牛過來,加上去年的三十頭,一共六十頭,開春的時候,我已經讓二叔在農場附近撒了不少奶牛飼料草,奶牛的喂食問題已經解決了一半,但現在還有一個事要和大家商量下......”

    頓了頓,他沉吟片刻說道:“奶牛數目多了,這些牛就容易生病,奶牛的病死率就會很高,所以我想在村裏城裏一個醫務室。”

    這個事情,雲富陽早就和雲貴川一同商量過了,所以在雲富陽說出這個提議後,眾人還陷入沉思的時候。

    專業捧哏人,雲貴川開口說道:“大隊長這個建議非常好,有了醫務室不僅能保證村裏奶牛的健康,還能解決村民看病難的問題,同時,醫生可以提供專業的醫療服務,幫助農場更好地管理奶牛群,這不僅能夠提高奶牛的健康狀況和生產效率,還能為其他養殖場提供借鑒和參考。”

    雲二石是藥田負責人也參與了這次會議,對於侄子的話他自然不會反對,但他到底是當過大隊長的,心裏很快就明白了雲富陽的用意,於是甘心當起了捧哏二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