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最近幾年才發現的,我也唱歌嘛,原來沒學過,這幾年找了老師學專業的唱法,然後發現,可能問題出在翻譯身上,很多概念說著是同一個詞兒,但是理解和實際是完全不一樣。

    比如說氣息,我小時候也學過氣息,但是現在老師強調氣息的時候,他也演示了,我研究好些天,發現他說的是呼吸控製,調控呼吸帶來的氣流通過發聲器官、共鳴位置的……這個行為,在發聲的時候兒和呼吸結合的方法,更具體地說是用足量壓縮的氣體,積極主動配合對抗著閉合的聲帶替代喉部肌肉擠壓聲帶的力量來發聲的方法,他說這個是氣息發聲法。

    但是我小時候學曲兒的時候,老先生教我發聲不能靠擠,得靠底氣,按照現在這個科學方式講,得靠橫膈膜鼓動心肺帶來改變,所以總是說丹田較力,按照現在說法就是核心力量肌群的發力,雖然聽起來好像差不多,但實際操作中,差距是非常大。

    嗯……我可以演示一下。”

    他想起音樂角那邊兒有個移動的便攜音箱,那是個移動的K歌台,還自帶個點歌的小屏幕,能連無線網絡共享個人歌單,有四支無線話筒,質量相當不錯——鵝廠自營的品牌,就擺在音樂角進出口的角落裏,出鏡率很高。

    大夥兒好奇他要怎麽展示,就跟著他,看著他把歌台調好了,但是卻沒放音樂,隻保持話筒的收音開啟,又把話筒放在距離音箱五米開外,大門口那個用來放置讚助商產品的展示台上,又回到了客廳,開始從身上拆隨身拾音器——就是別在後腰腰帶上,和帶著線夾在領口兒的那個毛茸茸的,隻有拇指大小的袖珍話筒。

    一邊拆一邊做解釋:“現在的年輕演員也不這麽練了,因為現在的舞台有地腳拾音器,布置在舞台周邊,作為立體聲的音源,然後各個劇場也都用音響設備,調得很好的,所以不需要那麽費力氣。

    過去都是靠肉嗓子,三、四百的觀眾,無論念白還是唱,隻要在這劇場裏,就都得能聽到清,而且也不像西方的那種劇院,是有建築設計的,戲子的地位不高啊,沒有什麽人專門兒打造一座有聲學技術的場所,是聽戲用的。

    你也別看皇宮裏都有戲樓,那個樓是觀眾席,演員是在下麵兒院子裏搭起來的台子上,那個台兒是露天的,就豎起一塊板兒拉上布畫的景兒,幕布後麵就是後台,也是露天兒的,不能遮擋,有打戲的,刀槍劍戟有家夥事兒的,萬一裏麵有人暗藏真家夥,或者弓弩,刺殺貴人怎麽辦?所以不遮擋,誰都能看見。

    距離觀眾還有距離,你不能讓人家貼台兒上看是吧,所有就要求藝人,必須具備足夠的,把聲音送到遠處還不損失質量的能力,沒有設備,全靠個人功底。”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