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萱還是有些不服氣:“流行歌曲才有多少年啊,都沒有七十年吧。”

    俞文石搖了搖頭:“倒也不能那麽說,流行歌曲不比京劇年輕多少,京劇是乾隆末年地方戲團進京,各大地方戲曲班子為了讓權貴們聽得懂,融合京城的腔調,才開始有了苗頭,等到真正成型,成為完整藝術,差不多要到鹹豐年間了,真正名揚天下,那是同光十三絕了,沒過幾年那朝代就亡了。

    宣統退位差不多二十年,就已經有歌後了,當時上海還有歌後排行榜,相當厲害。好像當時有七大歌後,後來因為戰爭有三個都去了香港。”

    黨亮也緊接著說:“《小兔子乖乖》這首歌都會吧?”

    一幫人都笑了起來:“這誰不會啊!”

    說著還來了一段合唱,唱完了一通鼓掌,開心極了,但是黨亮接下來一句話把大家都驚住了:“這歌兒一九二零年的。”

    肖筱忍不住感歎:“比我姥姥歲數都大啊!”

    羅長英衝他直翻白眼:“別說你姥姥,我姥姥都是二一年出生的。這歌就是她給我唱過,那時候我還覺著說我姥姥這麽厲害,這麽時髦的兒歌都會唱,太厲害了。感情她小時候就聽這個。”

    月守有裏子則是另外一種感慨:“什麽是經典,這才是經典啊。”

    沒想到黨亮又往眾人心口上紮刀:“所以你們也別說流行歌曲生命力不長,隻是流行歌手生命不長。”

    程功不知道是個怎麽樣的腦回路,突然拍著喬勇軍的肩膀說:“聽到沒,藝術家得活得長……”

    聽說喬勇軍一般都是天亮才睡,八九點鍾就起了。

    喬勇軍完全沒懂他什麽意思,國其聆頗有些害臊:“沒有啊,沒有,這可不是一回事兒,不是一個行業肯定不一樣啊。”

    看過國得梁相聲的人,都是會意一笑,十分開心,沒想到費修突然爆出一句:“虧了老喬不是學畫畫的,要不還不得等死了再說。”

    喬勇軍臉色就不怎麽好,但還是勉強的跟這大夥兒笑了笑——行為藝術是新興行業,而且太過先鋒派,能理解的人確實不多。

    至於費修為什麽這麽說,黨亮敏銳的發現,他的情緒其實不對勁,好像對喬勇軍有點厭惡,可上一次拍攝並沒有這個情況,他們明明就是第一次見麵,人生初識。

    李涵也有點察覺,而他似乎對自己的敏銳感官有點吃驚,有些神不守舍了。

    不過在場很多關外人呢,費修說的話雖然有點陰陽怪氣,但是關外,有兩樣東西不能掉地上,一樣是筷子,一樣是話,所以盡管有些不對勁,可是習慣於氣氛組的月守有裏子還是下意識的接了話:“要不還得說京劇好呢,至少出名可以很早。”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