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酒水,因為飲品酸奶是必然有的,可是其他的飲料和酒,本身是競品,節目組是沒有讚助商來提供消耗的,當然,黨亮是個善解人意的人,他提出嘉賓個人可以自行解決,因為篝火晚會本來就有參加者自帶材料加工處理的傳統。

    邵琛紅可以提供一些洋酒和葡萄酒,當然品牌不能提,還得把包裝打上碼,而黨亮很豪爽的表示,他可以提供所有的白酒,而且也不用打碼,因為他那個酒是存在於大爺的酒莊裏的自釀酒——其實是於大爺自己做的,他那莊園一年的耗量一般的小酒廠都供不上,幹脆自己弄了個酒廠,那些好材料好工藝的精釀自然就自己留下了,這幫朋友都在他那莊園裏有存貨。

    肯定也不是免費的,而且價格還不低,但是黨亮用兩種白酒的方子和於大爺開了一家白酒廠,也專走精釀路線,他不為掙錢,就為了日常喝酒有人免費給送。

    可是於大爺已經在這上麵獲利了,以他的性格自然不能把黨亮撇下,所以不但有一份分紅送上,酒也是足量供應。

    這事兒國其聆是知道的,而且他在那莊園裏也是存了酒的,不過他存的是啤酒,同樣的,也是黨亮提供的方子入了股,他們這幫師兄弟兒攢了個啤酒廠,也是把精釀都存到於大爺那莊園裏,日常宴飲都是在那兒的。

    所以他就提供了啤酒,都是自己家的產品,雖然不能在節目組裏打廣告(他們其實也不想打廣告,沒有想過要做到多大工業規模,規模大了就不好喝了),但是這麽多藝人呢,在圈子裏走一走量也就行了。

    而當其他人知道國其聆和黨亮有自己的酒廠時,連邵琛紅都震驚了:再怎麽說,酒廠是實業,其他明星的演藝公司和實業比起來,也許賺的錢更多,但是在地位上,真的會差出去一些。

    圈外人大部分看到的,是演藝公司或者說藝人賺的多,前途廣大,但是他們在圈裏打拚,很清楚這些都是浮財,如果沒有做自己的事業,這些浮財很快就會消失掉的——他們的日常生活和富豪比起來不算奢靡,但是消耗卻極大,在演藝事業有成的時候,這些都是代言的商家免費提供的,但是一旦事業下滑,他們再想維持住人前的體麵,代價往往是富豪的兩三倍。

    這還隻是日常,除非他們歸於平凡人的生活,否則的話他們就要參與圈內的活動,這些活動每動一項都是大錢,他們如果失去現在的地位,再想參與進來,投入要比有地位時的收入還要多——這種投入有的是不僅僅是金錢。

    可是實業家不一樣了,他們的地位不來源於觀眾的認知,一旦事業做得大,管理部門對他們也會多很多善意——無論什麽時候,就業率都是過不去的坎兒,每一個良好運行的實業,都會為社會帶來更多的穩定因素。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